不同种源翅荚木的抗寒性

被引:37
作者
何小勇 [1 ]
柳新红 [2 ]
袁德义 [1 ]
谭晓风 [1 ]
赵思东 [1 ]
张琳 [1 ]
魏来 [1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2]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翅荚木; 种源; 抗寒性; 叶片组织结构; 半致死温度; 过冷温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9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5个种源的翅荚木叶为材料,采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制片技术观测叶片结构特征、电导率法测定其半致死温度、差示热量扫描仪测定其过冷点温度,并结合田间试验分析不同种源翅荚木苗期的抗寒性及其与叶片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通道翅荚木种源抗寒性最强,苗期在湖南株洲无冻害,在浙江丽水冻害率为4·83%,极显著低于其他种源;其叶片半致死温度为-5·34℃,过冷点温度为-15·04℃,均低于广东翁源和广西忻城种源。不同种源翅荚木叶片细胞结构紧密度(CTR)和疏松度(SR)与种源的抗寒性有一定的关系,CTR值越大、SR值越小,种源的抗寒性越强。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四种园林树木抗寒性的比较分析 [J].
缴丽莉 ;
路丙社 ;
白志英 ;
孟庆瑞 ;
甄红伟 .
园艺学报, 2006, (03) :667-670
[2]   杨树无性系超冷现象分析 [J].
余观夏 ;
阮锡根 ;
封维忠 ;
黄敏仁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67-70
[3]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海拔梯度上白刺花叶片生态解剖特征研究 [J].
李芳兰 ;
包维楷 ;
刘俊华 ;
吴宁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1) :5-10
[4]   翅荚木种源引种苗期试验初报 [J].
柳新红 ;
王军峰 ;
何小勇 .
浙江林业科技, 2005, (05) :29-30+33
[5]   国外木本植物抗寒性测定方法综述 [J].
张钢 .
世界林业研究 , 2005, (05) :16-22
[6]   应用低温放热分析测评8个酒用葡萄新品种的抗寒性 [J].
张善江 ;
Martin L Kaps .
果树学报, 2005, (02) :121-124
[7]   越橘叶片组织结构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 [J].
吴林 ;
刘海广 ;
刘雅娟 ;
林东慧 ;
李亚东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48-50+54
[8]   7种番荔枝果树的叶片结构及其与抗寒性关系研究 [J].
刘世彪 ;
陈菁 ;
胡正海 .
果树学报, 2004, (03) :241-246
[9]   翅荚木引种育苗试验及苗木生长规律研究 [J].
曾广腾 ;
龚期绳 ;
吴茂隆 ;
郑小春 ;
彭招兰 .
江西林业科技, 2004, (02) :6-7
[10]   印楝种源间抗寒能力比较研究 [J].
廖声熙 ;
张春华 ;
李立 ;
李文良 ;
赵培仙 .
林业科学研究, 2004, (02) :17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