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IC模型的滦河流域综合干旱指数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5
作者
马俊超 [1 ,2 ]
杭庆丰 [3 ]
李琼芳 [1 ,2 ]
李昊洋 [4 ]
李鹏程 [1 ,2 ]
虞美秀 [1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2] 河海大学国际河流研究所
[3]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盐城分局
[4] 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干旱评价; VIC模型; 主成分分析; 综合干旱指数; 帕默尔指数; 降水指数; 滦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干旱频发已成为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干旱形成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目前尚无公认普遍适用的干旱指数,因此寻找并构建适用于研究区的综合干旱指数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以滦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1960-1979年为研究期,通过对降水距平百分数、相对湿润度和由VIC模型的中间变量-土壤含水量计算得到的土壤相对湿度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构建了适用于该流域的综合干旱指数,对研究期的旱情进行了评价,并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帕默尔指数(PDSI)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其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VIC模型的综合干旱指数能较好地评价滦河流域历史旱情。该研究在提升海河流域干旱监测和评价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用价值,也为其它流域的干旱评价具有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1961年以来海河流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严登华
    袁喆
    杨志勇
    王勇
    于赢东
    [J]. 水科学进展, 2013, 24 (01) : 34 - 41
  • [2] 基于可变下渗容量模型和Palmer干旱指数的区域干旱化评价研究
    张宝庆
    吴普特
    赵西宁
    高晓东
    [J]. 水利学报, 2012, 43 (08) : 926 - 934
  • [3] 气候变化下水文极端事件变化预测研究进展
    杨涛
    陆桂华
    李会会
    何海
    王晓燕
    [J]. 水科学进展, 2011, 22 (02) : 279 - 286
  • [4] 黄河中游水文变化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张建云
    王国庆
    贺瑞敏
    刘翠善
    [J]. 水科学进展, 2009, 20 (02) : 153 - 158
  • [5] 基于VIC模型的逐日土壤含水量模拟
    吴志勇
    陆桂华
    张建云
    杨扬
    [J]. 地理科学, 2007, (03) : 359 - 364
  • [6] 具有Horton及Dunne机制的径流模型在VIC模型中的应用(英)
    谢正辉
    苏凤阁
    曾庆存
    郭裕福
    梁旭
    郝振纯
    [J].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3, (02) : 165 - 172
  • [7] 帕默尔旱度模式的修正
    安顺清
    邢久星
    不详
    [J].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 1986, (01) : 75 - 82
  • [8] 中国历史干旱[M]. 河海大学出版社 , 张世法等, 2008
  • [9] Are droughts becoming more frequent or severe in China based on the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 1951–2010?[J] . Meixiu Yu,Qiongfang Li,Michael J. Hayes,Mark D. Svoboda,Richard R. Heim. Int. J. Climatol. . 2014 (3)
  • [10]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Soil Moisture Deficit Index (SMDI) and Evapotranspiration Deficit Index (ETDI) for agricultural drought monitoring[J] . B. Narasimhan,R. Srinivasa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 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