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水分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51
作者
路文涛 [1 ,2 ]
贾志宽 [1 ,2 ]
高飞 [1 ,2 ]
李永平 [1 ,3 ]
侯贤清 [1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
[2]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3] 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宁南旱区; 土壤水分; 作物生产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在宁南旱区通过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为该区土壤扩蓄增容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在3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中,设置了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谷子秸秆按3000、6000、9000kg·hm-2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按4500、9000、13500kg·hm-2粉碎还田,对照为秸秆不还田),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土壤含水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秸秆还田量由高到低,在试验第3年(2009年)玉米播种期0~200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分别较CK提高8.8%、9.9%和6.8%;成熟期0~200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分别较CK提高14.8%、13.9%和12.8%;产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30.7%、29.2%和12.5%(P<0.05);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CK显著提高41.1%、35.9%和21.3%(P<0.01)。在宁南半干旱区采用秸秆还田能较好地保蓄土壤水分,利于土壤水库的扩蓄增容,且对提高作物产量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玉米秸秆连续多年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D].吴菲.中国农业大学.2005, 05
[2]   麦玉两熟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农田氮素平衡的影响 [J].
赵鹏 ;
陈阜 ;
马新明 ;
熊淑萍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28 (02) :162-166
[3]  
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田慎重;宁堂原;王瑜;李洪杰;仲惟磊;李增嘉;.应用生态学报.2010, 02
[4]   少免耕与秸秆还田对极端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J].
吕美蓉 ;
李增嘉 ;
张涛 ;
宁堂原 ;
赵建波 ;
李洪杰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1) :41-46
[5]   低施肥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旗叶衰老的影响 [J].
郑伟 ;
张静 ;
刘阳 ;
温晓霞 ;
廖允成 ;
高茂盛 .
生态学报, 2009, 29 (09) :4967-4975
[6]   旱地有机培肥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王晓娟 ;
贾志宽 ;
梁连友 ;
赵二龙 .
西北农业学报, 2009, 18 (02) :93-97
[7]   秸秆还田配施化学氮肥对冬小麦氮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J].
赵鹏 ;
陈阜 .
作物学报, 2008, (06) :1014-1018
[8]   长期连作和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J].
刘建国 ;
卞新民 ;
李彦斌 ;
张伟 ;
李崧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5) :1027-1032
[9]   宁夏半干旱地区梯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J].
余峰 ;
董立国 ;
赵庆丰 ;
李生宝 ;
蒋齐 ;
许强 .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01) :298-300+304
[10]   秸秆还田与氮肥耦合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J].
刘义国 ;
林琪 ;
王月福 ;
郭家选 ;
刘洪军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1) :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