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免耕与秸秆还田对极端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88
作者
吕美蓉 [1 ]
李增嘉 [1 ]
张涛 [1 ]
宁堂原 [1 ]
赵建波 [1 ,2 ]
李洪杰 [1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作物生物学重点试验室
[2] 威海市农业局
关键词
秸秆; 土壤含水率; 耕作; 少免耕; 还田; 极端土壤水分;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高效利用天然降雨,缓和农业水资源短缺,该试验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条件下,设置耕作措施和秸秆2个因素,其中耕作措施分为常规耕作、深松耕、耙耕、旋耕、免耕5种,秸秆因素分为玉米秸秆全量还田与不还田,共10个处理,研究了耕作措施与秸秆因素对极端土壤水分和冬小麦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无论秸秆还田与否,相对于常规耕作,深松耕能提高土壤水分充足期的土壤含水率,增加冬小麦产量,尤其是深松耕秸秆还田,比常规耕作无秸秆还田分别高25.74%和11.45%。秸秆因素在土壤水分充足时影响土壤含水率方面占主导地位,秸秆因素与耕作措施在土壤水分亏缺时影响土壤含水率和冬小麦产量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免耕、深松耕、耙耕与秸秆还田的交互效应能够增加集雨,提高冬小麦产量。研究结果还表明,冬小麦产量与土壤水分亏缺时土壤含水率相关不显著,而与土壤水分充足期土壤含水率相关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土壤水分亏缺对陆地棉花铃期叶片光化学活性和激发能耗散的影响 [J].
张亚黎 ;
罗宏海 ;
张旺锋 ;
樊大勇 ;
何在菊 ;
白慧东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3) :681-689
[2]   两年免耕后深松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J].
秦红灵 ;
高旺盛 ;
马月存 ;
马丽 ;
尹春梅 .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01) :78-85
[3]   旱作保水措施对金太阳杏园水文生态特性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J].
辛慧 ;
陈守安 ;
任中兴 ;
杨吉华 ;
李申安 .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05) :235-238
[4]   化学节水制剂对不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水分关系的影响 [J].
白美 ;
侯连涛 ;
宁堂原 ;
张雄 ;
江晓东 ;
赵建波 ;
李增嘉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2) :137-141
[5]   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J].
韩宾 ;
李增嘉 ;
王芸 ;
宁堂原 ;
郑延海 ;
史忠强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2) :48-53
[6]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李友军 ;
吴金芝 ;
黄明 ;
姚宇卿 ;
张灿军 ;
蔡典雄 ;
金轲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2) :44-48
[7]   垄沟耕作条件下滴灌冬小麦田间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 [J].
吴巍 ;
陈雨海 ;
李全起 ;
周勋波 ;
孙妮娜 ;
徐德力 ;
杨荣光 .
土壤学报, 2006, (06) :1011-1017
[8]   冷凉地区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环境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J].
闫海丽 ;
张淑香 ;
严凯兵 ;
李民 ;
马万年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6, (04) :16-19
[9]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旱地农田麦豆双序列轮作体系的水分动态及产量效应 [J].
黄高宝 ;
郭清毅 ;
张仁陟 ;
逄蕾 ;
Kwong Yin CHAN ;
于爱忠 .
生态学报, 2006, (04) :1176-1185
[10]   土壤水分亏缺条件下根源信号ABA参与作物气孔调控的数值模拟 [J].
阳园燕 ;
郭安红 ;
安顺清 ;
刘庚山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1) :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