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腺垂体促性腺细胞形态结构影响
被引:14
作者:
于祖茹
章明放
孙洪范
朱楣光
机构:
[1]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
[2] 天津医科大学
[3] 中国医学科学院
[4]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 天津市
[5] 天津市
[6]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天津市
来源: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腺垂体促性腺细胞;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1.71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学科分类号:
100211 ;
摘要: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腺垂体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发情周期规律,80~90日龄Wistar雌性大鼠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分为实验组:给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灌胃(10、255、0 mg.kg-1.d-1);去势组:切除双侧卵巢;对照组:只给自来水灌胃。分别于4及8周处死动物取垂体进行FSH、LH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阳性细胞平均密度(D)随用药时间延长减低(P<0.05),阳性细胞平均直径(Φ)随药物剂量加大、用药时间延长而变小(P<0.05);去势组阳性细胞平均D及平均Φ增加,随时间延长更加明显。结论米非司酮可能通过下调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腺垂体促性腺细胞分泌功能,影响卵巢激素的分泌,导致异位子宫内膜萎缩,可能为该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3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