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米非司酮对离体异位与在位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含量的影响
被引:155
作者:
江静
吴瑞芳
王振海
孙辉臣
李彬
机构:
[1]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
[2]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中心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细胞,培养的;
受体,雌激素;
受体,孕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1.71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的异位与在位内膜雌、孕激素受体 (ER、PR)含量 ,及米非司酮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 ,分析 2 2例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细胞和其中 12例患者的异位内膜细胞体外培养后的ER、PR含量 ,观察不同浓度米非司酮 (1× 10 -6mol/L和 1× 10 -4mol/L)作用后的变化 ,并以 13例正常子宫内膜作对照。结果 内异症的在位内膜ER、PR含量呈明显周期性变化 ,分泌早期腺体PR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 [组织化学评分 (下同 )为 2 77± 0 32与2 2 0± 0 2 6 ,P <0 0 5 ]。内异症的异位内膜 ,增殖期ER(腺体 0 6 5~ 2 17,间质 0 45~ 1 0 3)、PR含量(腺体 0 5 5~ 1 77,间质 0 40~ 1 2 7)显著低于在位内膜 (ER :腺体 1 5 0~ 3 2 3,间质 0 80~ 1 96 ;PR :腺体 1 5 5~ 3 34 ,间质 0 98~ 2 5 0 ,P <0 0 5~ 0 0 1) ;分泌早期无差异 ;分泌晚期腺体ER含量 (3 2 7±0 31)、PR含量 (3 33± 0 2 3)与间质ER含量 (1 87± 0 31)显著高于在位内膜 (分别为 0 2 8± 0 11、0 36± 0 2 3和 0 2 6± 0 15 ,P <0 0 1) ,而间质PR含量无差异。米非司酮可明显降低内异症的异位和在位内膜ER、PR含量 (P <0 0 1) ,且米非司酮浓度越高 ,ER、PR含量降低越明显。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65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