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能源产业”合作机制研究

被引:4
作者
于江波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能源技术; “金融—产业”合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1.2 [金融组织与业务]; F416.2 [能源工业、动力工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20205 ; 0202 ;
摘要
受哈萨克斯坦国家政策和银行资本性质的影响,我国金融机构直接进入哈萨克斯坦能源行业不可行,笔者提出了政府信用下的"VC—能源技术研发"BOT"金融—能源产业"合作模式,并对参与主体的利益进行博弈均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VC和哈萨克斯坦能源行业合作的过程中,对能源技术的单位投资成本越高,在特许经营期间内要求所出售的石油价格就越高,VC对哈萨克斯坦石油开采业投资就越大;特许经营时间越长,则单位时间内投资成本就越低,我国对外投资的风险就越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民币流通的实际情境与相机抉择 [J].
王晓芳 ;
于江波 .
改革, 2014, (12) :89-97
[2]   外国直接投资与哈萨克斯坦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J].
张养志 ;
郑国富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9, (02) :53-58
[3]  
跨国公司对哈萨克斯坦经济的影响.[J].谷维.中亚信息.2005, 07
[4]   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政策建议 [J].
王亚平 .
财经问题研究, 1999, (02) :49-53
[5]   基础设施建设中的BOT融资 [J].
杨惠馨 .
中国工业经济, 1995, (07) :30-33
[6]  
哈萨克斯坦.[M].赵常庆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  
独联体十年.[M].郑羽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8]  
在苏联废墟上的艰难求索.[M].于洪君编著;.当代世界出版社.1997,
[9]  
国际投资法.[M].余劲松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