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征地补偿价格标准研究

被引:7
作者
张婉莹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
关键词
土地征收; 补偿价格; 土地二元论; 收益法; 产权界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3 [地产经营]; D922.3 [土地法];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30107 ;
摘要
现阶段我国的征地补偿机制存在补偿额度过低、补偿范围不明确、土地新增收益的归属不清晰等问题。文章以土地二元价值理论为基础,结合马克思的地租与地价理论及科斯定理,旨在提出自己关于征地补偿价格标准改善的可行性建议。该文将不动产估价中的市场比较法与收益法引入征地补偿机制中,提出以下建议:(1)集体与失地农民分开补偿,对于有相关权益的土地的损失也应纳入补偿的范围。(2)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相结合进行补偿,其中政府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在补偿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集体的补偿以当前市价为基准进行补偿,可由市场比较法确定,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借鉴不动产估价的收益法,通过其净收益除于以当期活期存款利率为基础而确定的资本化率进行补偿。(3)政府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行政素养与专业能力,完善其执行与监督机制。(4)完善地籍管理工作,促进产权明晰。(5)新增收益应明确其来源问题,应归作产生新增收益投资行为的投资者。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民国时期征地法中三个主体概念的分析及现实启示 [J].
王瑞庆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6 (06) :658-662
[2]   从产权角度分析中国征地补偿问题 [J].
周元 ;
张斌斌 ;
吴亮亮 .
中国集体经济, 2014, (30) :157-158
[3]   我国耕地资源价值核算研究综述 [J].
唐莹 ;
穆怀中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05) :73-79
[4]   农地发展权及其增值收益分配研究——以甘肃武威工业园区为例 [J].
付启来 ;
陈秉谱 ;
张文斌 ;
陈卓 .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 (23) :82-86
[5]   公益性项目征地补偿依据及其测算标准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J].
王雪青 ;
夏妮妮 ;
袁汝华 ;
刘炳胜 ;
陈杨杨 .
资源科学, 2014, 36 (02) :379-388
[6]   失地农民收入问题研究综述 [J].
宋建辉 ;
孙国兴 ;
崔凯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34 (06) :198-204
[7]   农地规模经营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基于江苏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调查研究 [J].
蔡友国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32) :42-44
[8]   2008年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调查研究——17省份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 [J].
叶剑平 ;
丰雷 ;
蒋妍 ;
罗伊普罗斯特曼 ;
朱可亮 .
管理世界, 2010, (01) :64-73
[9]   征地补偿费用标准的合理确定 [J].
刘卫东 ;
彭俊 .
中国土地科学, 2006, (01) :7-11
[10]   土地征收征用中的程序失范与重构 [J].
程洁 .
法学研究, 2006, (01) :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