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大武地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群落稳定性研究
被引:13
作者:
王彦龙
马玉寿
孙小弟
施建军
董全民
盛丽
机构:
[1]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人工草地;
“黑土型”退化草地;
植物量;
群落结构;
群落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通过对大武地区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建立的3龄和7龄单播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的群落结构和植物量组成的研究,分析了“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调控管理下,3龄和7龄垂穗披碱草单播人工草地的群落组成仍然以垂穗披碱草为优势建群种,3龄和7龄单播人工草地地上植物量为377.4g/m2和371.2g/m2差异不显著,而显著高于“黑土型”退化草地250.1g/m2的水平。地上植物量组成中人工草地的优良牧草比例高达99%以上,而“黑土型”退化草地毒杂草比例占到了98%。人工草地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有增加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1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