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滩”退化草地补种禾草和嵩草试验初报

被引:36
作者
李希来,黄葆宁
机构
[1]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
关键词
禾本科牧草,嵩草,补播和种植“黑土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8 [草原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在“黑土滩”退化草地补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后,第2年禾草产量增加明显,第3年达到高峰(鲜草206.0g/m2),5年后禾草衰退严重,但草地水土条件得到了改善。嵩草的试种结果表明,其自然发芽率很低,株丛生长极为缓慢,4年的生长仍处于苗期,未形成生殖枝。禾草和嵩草的混合补种是恢复“黑土滩”退化草地植被的理想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果洛地区“黑土滩”中秃斑地测定 [J].
李希来 .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4, (03) :17-19
[2]   高寒草甸退化草地—“黑土滩”植物量测定 [J].
黄葆宁 ;
李希来 .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3, (04) :10-13
[3]   青海省曲麻莱草原“秃斑地”及其改造 [J].
彭立鸣 ;
阎新文 ;
周俊生 ;
路元新 .
中国草原, 1980, (04) :7-12
[4]   高山嵩草草地的生态学特点及其利用问题 [J].
杨福囤 .
中国草原, 1980, (01) :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