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进民退”之争看国企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9
作者
刘瑞
王岳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国进民退; 宏观调控; 国有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客观统计数据看,所谓的"国进民退"现象并不存在,所有制改革继续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而部分学者和媒体对这一虚构命题热炒的背后,存在着三种倾向性态度:用"国企低效垄断"论来否定国企;用"球员裁判兼任"论来否定宏观调控;用"好坏市场经济"论来质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观点都不符合实情。国企在行为目标上具有经营与公共属性,在产权组织结构上坚持全民所有和政府主导,在决策激励机制和监控评价机制上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规定,在经营决策管理上发挥党组织的作用,这些都有效保障了国企在宏观调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次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手段之一就是"国有化",这从一个侧面也表明"国进民退"并非是一种倒退。因此,应当保持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继续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而不是消灭国有企业。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5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1]  
微观规制经济学.[M].(日)植草益著;朱绍文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12]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学.[M].李震中 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