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落的历史变迁及其当下命运

被引:19
作者
李飞 [1 ,2 ]
杜云素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2] 长江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村落; 共同体; 国家; 市场; 转型;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150126.010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村落因满足农户的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在家户制传统下,中国传统村落的自主性相对较低,但实质仍是共同体,形成了"国家—士绅—村落"三者互构的治理模式。自晚清现代性转型以来,村落先后经受了国家和市场力量的冲击,但并未解体,这从经验层面说明了村落共同体的功能不可替代。由此,虽然当前国家和市场对农民的影响日趋增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村落的终结,而是实现转型,从传统封闭自律的生产生活共同体走向现代开放自为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规避市场对村落的僭越,国家理应承担保护责任,但村落的未来仍取决于农民的主体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共同体与社会.[M].(德) 滕尼斯;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乡村中国纪事.[M].李怀印; 著.法律出版社.2010,
[3]  
个人主义时代之共同体重建.[M].(英) 霍普;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4]  
华北村治.[M].(美) 李怀印; 著.中华书局.2008,
[5]  
文化、权力与国家.[M].(美) 杜赞奇;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6]  
城市经济学.[M].(美) 奥莎利文;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  
乡土中国.[M].费孝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  
大转型.[M].(英) 波兰尼;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9]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王铭铭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王铭铭;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