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不同年限对土壤腐殖质组分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邹洪涛 [1 ]
关松 [2 ]
凌尧 [1 ]
范庆锋 [1 ]
张玉龙 [1 ]
黄毅 [1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业部东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2]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年限; 有机碳含量; 腐殖质组分;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13.06.020
中图分类号
S153.622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针对当前旱田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影响土壤生产力的实际,探讨秸秆还田后不同年限对土壤腐殖质组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秸秆还田后第二年和第三年土壤有机碳(SOC)含量0~20 cm(表层)差异不显著,20~40 cm(亚表层)第三年显著高于第二年;土壤腐殖质各组分有机碳的含量均是0~20 cm大于20~40 cm,但随着秸秆施用量的增加,差异减小;秸秆还田第三年和第二年相比,FA含量降低,HA、Hu含量以及PQ值都有所增加,表明秸秆还田三年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土壤腐殖化程度增加。研究结果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地力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398 / 14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土壤有机质[M]. 科学出版社 , 窦森, 2009
[12]  
Microbial mineralization of biochar and wheat straw mixture in soil: A short-term study[J] . Costanza Zavalloni,Giorgio Alberti,Stefano Biasiol,Gemini Delle Vedove,Flavio Fornasier,Jie Liu,Alessandro Peressotti.Applied Soil Ecology . 2011
[13]  
Impact of wheat straw decomposition on successional pattern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J] . Fabiola Bastian,Lamia Bouziri,Bernard Nicolardot,Lionel Ranjard.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2008 (2)
[14]   农作物秸秆能源利用现状与前景 [J].
张金桃 ;
周传云 .
酿酒, 2007, (04) :12-15
[15]   土壤腐殖质结构的光谱学研究进展 [J].
陈兰 ;
唐晓红 ;
魏朝富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8) :233-239
[16]  
焚烧秸秆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对策[J]. 倪进.污染防治技术. 2007(03)
[17]  
焚烧秸秆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对策[J]. 倪进.污染防治技术. 2007 (03)
[18]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J].
吴婕 ;
朱钟麟 ;
郑家国 ;
姜心禄 .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02) :192-195
[19]   土壤腐殖质分组研究 [J].
张晋京 ;
窦森 ;
李翠兰 ;
王淑华 .
土壤通报, 2004, (06) :706-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