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BP神经网络提高奥运会空气质量实时预报系统预报效果

被引:22
作者
张伟 [1 ,2 ]
王自发 [1 ,3 ]
安俊岭 [1 ]
杨婷 [2 ,3 ]
唐晓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空气质量预报; 北京奥运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将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方法引入到奥运空气质量预报工作中,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搭建运行平台,将高时效性的观测结果与多模式集成实时预报系统的模式输出结果相结合,做出BP神经网络拟合预报结果。在对北京大学医学部站点2008年7月7日到8月26日模式模拟结果、观测结果以及BP神经网络拟合结果的对比研究中发现:BP神经网络能大大提高模式预报效果,平均误差率减少34.7%,相关系数提高39%,特别是在模式模拟效果较差的情况下,对提高预报效果更明显。对BP神经网络样本问题进行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样本数目多少并不是决定拟合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应选取具有稳定映射关系的样本,才是提高拟合预报效果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595 / 6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PCA-BP神经网络在SO2浓度预报中的应用
    于文革
    王体健
    杨诚
    孙莹
    [J]. 气象, 2008, (06) : 97 - 101
  • [2] 北京PM持续污染及与常规气象要素的关系
    隋珂珂
    王自发
    杨军
    谢付莹
    赵越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6) : 77 - 82
  • [3] 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王自发
    谢付莹
    王喜全
    安俊岭
    朱江
    [J]. 大气科学, 2006, (05) : 778 - 790
  • [4] 北京近交通主干线地区的臭氧生成效率
    安俊岭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4) : 652 - 657
  • [5] 北京市夏季臭氧变化特征的观测研究
    吴瑞霞
    浦一芬
    张美根
    寿绍文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5) : 116 - 120
  • [6] 北京气象塔夏季大气臭氧观测研究
    李昕
    安俊琳
    王跃思
    陈万隆
    胡非
    陈辉
    石立庆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04) : 18 - 22
  • [7] 基于BP模型的大气污染预报方法的研究
    王俭
    胡筱敏
    郑龙熙
    刘振山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2, (05) : 62 - 64
  • [8] 夏季持续高温天气对北京市大气细粒子(PM)的影响
    宋宇
    唐孝炎
    张远航
    胡敏
    方晨
    曾立民
    王玮
    [J]. 环境科学, 2002, (04) : 33 - 36
  • [9] 大气污染物浓度的神经网络预报
    刘罡
    李昕
    胡非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05) : 45 -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