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土质边坡永久位移分析的能量方法

被引:16
作者
徐光兴 [1 ,2 ]
姚令侃 [1 ,3 ,4 ]
李朝红 [2 ]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交通应急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道路与铁道工程抗震技术研究所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边坡; 永久位移; 临界加速度; 能量方法; 地震;
D O I
10.15961/j.jsuese.2010.05.002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0837 ;
摘要
边坡的永久位移可以为边坡工程的抗震设计和坡体稳定性判识提供有力的依据,为了提出一种计算永久位移的新方法并使计算结果相对准确,论文基于塑性极限分析的上限定理,推导了潜在滑坡体的正、反向临界加速度,探讨了滑动面倾角和竖向加速度对临界加速度的影响;利用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地震作用下滑坡体系的能量反应方程,探讨了地震时滑坡体系中能量的传递、转化和耗散过程;定义了边坡的临界输入功率,推导了基于能量法的边坡永久位移计算公式,分析了重力势能降对永久位移的贡献。研究表明:当滑动面倾角较小,且地震加速度较大或坡体自身稳定性较差时,反向位移不容忽略;考虑竖向加速度后临界加速度成为一个随时间变化的临界加速度时程;全面考虑正、反向临界加速度和竖向加速度的影响,可使永久位移的计算结果相对准确;地震对滑坡主要产生触发作用,边坡的永久位移量主要由重力势能降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285 / 2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加筋土坡动态稳定性拟静力分析 [J].
赵炼恒 ;
李亮 ;
杨峰 ;
但汉成 ;
刘项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9) :1904-1917
[2]   基于能量法的铅芯橡胶支座隔震桥梁设计方法 [J].
钟铁毅 ;
杨风利 ;
夏禾 .
中国铁道科学, 2009, 30 (02) :43-48
[3]   “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J].
黄润秋 ;
李为乐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 (12) :2585-2592
[4]   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及其减灾对策 [J].
崔鹏 ;
韦方强 ;
陈晓清 ;
何思明 ;
游勇 ;
党超 ;
李占鲁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 (04) :317-323
[5]   边坡动力特性与动力响应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J].
徐光兴 ;
姚令侃 ;
高召宁 ;
李朝红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3) :624-632
[6]   弹塑性SDOF系统的地震输入能量谱 [J].
程光煜 ;
叶列平 .
工程力学, 2008, (02) :28-39
[7]   加锚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 [J].
王根龙 ;
伍法权 ;
祁生文 ;
和海芳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12) :2556-2563
[8]   岩质边坡稳定塑性极限分析方法——斜分条法 [J].
王根龙 ;
伍法权 ;
李巨文 .
岩土工程学报, 2007, (12) :1767-1771
[9]   四川及邻区地震动衰减关系 [J].
雷建成 ;
高孟潭 ;
俞言祥 .
地震学报 , 2007, (05) :500-511+560
[10]   非线性破坏准则下的边坡稳定塑性极限分析 [J].
胡卫东 ;
张国祥 .
岩土力学, 2007, (09) :1909-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