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相原油裂解生气实验产物的物质平衡计算:一个基于储层固体沥青分析的原油裂解气资源量预测模型

被引:10
作者
王铜山
耿安松
熊永强
耿新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原油裂解气; 模拟实验; 相关关系; 天然气资源量; 预测模型; 固体沥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621 [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原油裂解气在中国高-过成熟地区的天然气资源中举足轻重,对其资源量的有效预测和评估是勘探决策的关键.通过高压封闭体系原油裂解模拟实验,对海相原油裂解生成的气、液、固三相产物(总气体、残余液烃、固态焦沥青)进行定量分析,在实验数据和生烃动力学计算的基础上,回归拟合出原油裂解过程中气、液、固态产物产率变化的相关关系式.据此建立了从储层固体沥青入手的、适合原油裂解成因天然气资源量的预测模型,并建立了基于质量守恒原理的验证公式.从实验基础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讨论了预测模型的影响因素及应用条件.该模型的提出,将为中国高-过成熟海相碳酸盐岩地区天然气资源评价和古油藏恢复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可望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836 / 8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热解动力学研究:气液态产物演化特征 [J].
耿新华 ;
耿安松 ;
熊永强 ;
刘金钟 ;
张海祖 ;
赵青芳 .
科学通报 , 2006, (05) :582-588
[2]   油裂解生气是海相气源灶高效成气的重要途径 [J].
赵文智 ;
王兆云 ;
张水昌 ;
王红军 ;
王云鹏 .
科学通报 , 2006, (05) :589-595
[3]   高—过成熟气源岩评价的若干问题 [J].
廖永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147-152
[4]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成气机理 [J].
赵文智 ;
王兆云 ;
何海清 ;
张铭杰 ;
王红军 ;
王云鹏 ;
秦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7) :638-648
[5]   中国南方高、过成熟区海相油源对比问题 [J].
梁狄刚 ;
陈建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8-14
[6]   我国油气资源评价现状与存在问题 [J].
周总瑛 ;
唐跃刚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5) :554-556
[7]   关于高成熟盆地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J].
陈礼平 .
天然气工业, 2002, (S1) :27-29+11
[8]   叠合盆地油气资源评价问题及其研究意义 [J].
庞雄奇 ;
金之钧 ;
姜振学 ;
左胜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9-13
[9]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基本原则 [J].
金之钧 ;
张金川 .
石油学报, 2002, (01) :19-23+6
[10]   原油裂解成气模拟实验、产物特征及其意义 [J].
王振平 ;
付晓泰 ;
卢双舫 ;
曲佳燕 .
天然气工业, 2001, (03) :12-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