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保山地区丁家寨组、卧牛寺组牙形刺的时代

被引:18
作者
王伟
董致中
王成源
机构
[1] 云南省地调院区域地质调查所,云南省地调院区域地质调查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玉溪,玉溪,南京
关键词
牙形刺; 新种; 早二叠世; 卧牛寺组; 丁家寨组; 保山; 滇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3 [微体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首次描述了滇西保山卧牛寺组及永德丁家寨组的 Rabeignathus牙形刺动物群 ,其中 2个新种 :Rabeignathus yunnanensis sp.nov.,R.ritterianus sp.nov.,并划分出 3个牙形刺带 ,进一步确定了古生物地层工作者争论已久的卧牛寺组的时代为 Artinskian晚期— Kungurian早期 ;丁家寨组上段为 Sakmarian晚期— Artinskian早期。该牙形刺动物群为暖温型动物群 ,结合保山地块当时的古地磁资料 ,丁家寨组、卧牛寺组沉积之时 ,应处于边缘冈瓦纳区。卧牛寺组玄武岩喷发时间的确定 ,预示了保山地块从边缘冈瓦纳区分离出来的时间为 Artinskian晚期。
引用
收藏
页码:273 / 28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