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赣三角地带典型客家民居及其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被引:8
作者
罗迎新
机构
[1] 嘉应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闽粤赣; 客家; 民居; 空间竞争;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1381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实证应用分析研究表明,根在中原的客家人因客居地区不同,其民居建筑因地而异;地处闽粤赣三角地带的客家民居,以永定的土楼、梅州的围龙屋和赣南的围屋,并称客家三大典型代表性民居,其造型规模和建筑艺术渊源来自北方中原的建筑造型艺术和夯土技术,建筑形态以方形、圆形为主,强调中轴对称位置,土楼、围屋的防卫功能突出,围龙屋的开放功能显著。应用旅游地空间竞争理论分析了影响闽粤赣三角地带典型客家民居旅游地空间竞争的因素,认为客家民居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是同类型非替代性竞争。同时,提出了客家民居旅游开发要以保护为前提、加强区域合作与规划、资源互补与联动发展的开发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299 / 304+316 +3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广东传统客家民居与现代民居的文化意识[A]. 黄丽珠.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 1996
[12]  
梅州客家民居探索[A]. 肖苑,刘管平.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 2001
[13]  
梅州地理[M]. -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 罗迎新著, 2001
[14]  
旅游地理学[M].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保继刚等编, 1993
[15]   闽粤赣边客家土楼民居的文化适应探索 [J].
杨载田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 (04) :9-12
[17]   论“风水学说”对客家土楼的影响 [J].
程爱勤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3) :76-82
[18]   客家民居建筑文化初探 [J].
廖文 .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1) :83-88
[19]   略论生态建筑与客家民居生态特色 [J].
王强 .
嘉应大学学报, 2000, (04) :114-116
[20]   客家民居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J].
梁锦梅 .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6) :16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