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粮食单产水平与波动状况研究

被引:13
作者
李靖 [1 ]
孙晓明 [2 ]
机构
[1]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所
[2]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
关键词
粮食单产; 主产省; 波动; 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我国宜耕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背景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多地依靠粮食单产水平的提升。分区域、分作物地研究粮食单产水平及其变化特征有助于把握粮食生产布局规律性,为科学地制定分区和分作物的产业指导政策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剔除趋势"模型,分析了我国主产省份各类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变化趋势和波动幅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主产省份可划分为高产稳产区、中产稳产区、波动区和低产区四大类型,单产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长江下游以及新疆,单产水平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东北主产区单产年际波动剧烈。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分区域产业指导政策宜分别实施稳定、优化、强基、提升四大战略;分作物产业指导政策方向是,水稻重点采取"南增北稳"战略,避免东北主产区水稻产量占全国比重过大造成风险加大的不利影响,小麦和玉米可重点培育新疆新兴产区能力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动 [J].
翟荣新 ;
刘彦随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8, 29 (06) :49-54
[2]   中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产量对比研究 [J].
张晋科 ;
张凤荣 ;
张琳 ;
张迪 ;
吴初国 ;
孔祥斌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11) :2278-2285
[3]   中国粮食产量波动分析 [J].
林燕 ;
于冷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3) :346-350
[4]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分化特征和成因的实证研究 [J].
薛宇峰 .
经济经纬, 2005, (02) :105-109
[5]   粮食单产波动的地区性差异及对策研究 [J].
钟甫宁 ;
邢鹂 ;
不详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04, (03) :16-19
[6]   粮食单产波动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J].
邢鹂 ;
钟甫宁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1) :17-20
[7]   关于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思考及建议 [J].
尹成杰 .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10) :4-9+70
[8]   近50年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J].
高涛 ;
于晓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3, (02) :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