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外源稀土化合物与农业面源磷流失关联性的对比

被引:2
作者
梁涛 [1 ]
宋文冲 [1 ]
王凌青 [1 ]
崇忠义 [1 ]
顾培 [1 ]
PKleinman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USDA-ARS,Pasture Systems and Watershed Management Research Unit,University Park,PA-,USA
关键词
源解析; 非点源污染; 磷; LaCl3; La2O3;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在稳定雨强条件下,分别观察了LaCl3、La2O3和P随地表径流流失的特征,对比了稀土氧化物和稀土氯化物与土施畜禽肥料P随暴雨径流流失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径流量和沉积物量在产流开始后的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径流中总La和总P均有共同迁移的特征,对于添加不同剂量LaCl3和La2O3的土槽,La和P随地表径流的流失量之间都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稀土元素La的氧化物和氯化物都能较好地示踪总磷随暴雨径流流失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752 / 7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土壤中La与P迁移的关联性初步研究[J]. 梁涛,崇忠义,宋文冲,王凌青,Kleinman P A.环境科学. 2009(09)
[2]   坡地土壤养分迁移与流失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
王全九 ;
王力 ;
李世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2) :109-114+119
[3]   不同土地利用下黑土磷素肥力特征的研究 [J].
宋春 ;
韩晓增 .
土壤通报, 2007, (05) :928-933
[4]   坡度对黄土坡面养分流失的影响实验研究 [J].
孔刚 ;
王全九 ;
樊军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3) :14-18
[5]   农业流域非点源磷素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J].
崔力拓 ;
李志伟 ;
王立新 ;
耿世刚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S1) :353-355
[6]   稀土元素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行为与归宿的研究 [J].
徐星凯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S1) :315-319
[7]   官厅水库周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氮、磷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 [J].
梁涛 ;
王红萍 ;
张秀梅 ;
袁婧薇 ;
章申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4) :483-490
[8]   土壤磷素流失的途径、环境影响及对策 [J].
单艳红 ;
杨林章 ;
王建国 .
土壤, 2004, (06) :602-608
[9]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 I.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势估计[J]. 张维理,武淑霞,冀宏杰,Kolbe H..中国农业科学. 2004(07)
[10]   模拟降雨条件下农田径流中氮的流失过程 [J].
黄满湘 ;
章申 ;
唐以剑 ;
陈喜保 .
土壤与环境, 2001, (01)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