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含水层研究——世界进展和亚洲实践

被引:9
作者
韩再生
李尧
王皓
何静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跨界含水层; 地下水; 亚洲; 评估指标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2 [地下水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跨界含水层是指其组成部分位于不同国家的含水层。妥善管理并合理利用跨界含水层,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国家之间的睦邻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跨界含水层世界研究概况,标定了亚洲跨界含水层,并完成了亚洲跨界含水层图。对涉及中国的两个实例——黑龙江—阿穆尔河中游盆地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含水层进行了典型研究,提出了跨界含水层评估指标体系,并实践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4个跨界含水层。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澜沧江──湄公河水文特征分析
    何大明
    [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5, (01) : 58 - 74
  • [2] 跨边界含水层研究
    韩再生
    王皓
    [J]. 地学前缘, 2006, (01) : 32 - 39
  • [3] 跨界含水层研究现状与展望
    唐蕴
    唐克旺
    康伟
    刘灿
    [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0, 37 (05) : 15 - 19
  • [4] 跨界含水层法编纂与发展述评——兼论跨界含水层的保护与利用
    王秀梅
    王瀚
    [J]. 资源科学, 2009, 31 (10) : 1685 - 1695
  • [5] 跨边界含水层问题研究
    韩再生
    王皓
    [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 (05) : 80 - 84
  • [6] 亚洲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系列图的编制
    程彦培
    张发旺
    黄志兴
    何静
    董华
    牛磊
    [J]. 测绘通报, 2010, (09) : 38 - 41
  • [7] 跨界含水层法第六十三届会议根据第六委员会的报告[A/63/439]通过,63/124〔R〕. 联合国大会大会决议. . 2009
  • [8] Groundwater resources of the world and their use. Zektser, I.S,Everet, L.G. UNESCO IHP-VI Series on Groundwater No.6 . 2004
  • [9] Our waters:Joining hands across borders-first assessment of transboundary rivers,lakes and groundwater.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 . 2007
  • [10] 中国水文地质图.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图出版社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