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读性传播:法律传播中的语言解码与理解

被引:11
作者
郑金雄
机构
[1]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律语言; 易读性; 传播; 解码; 生活形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055 [法律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律传播的任务是让社会成员更容易地理解法律语言和行为,但是,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基于专业术语的"速记"特点以及法律语言所承载的社会身份甄别功能和利益功能,法律语言的抽象式表述已成为传统,构成了逻辑自洽的形式语言,使得法律语言的专业性与受众的通俗性需求存在着冲突。因此,遵循维特根斯坦"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的哲学思维,法律语言的易读性传播,就是将法律语言从形式语言"解码"为日常语言,使法律语言嵌入"生活形式",回到赖以生存的、具体的生活形式,通过对不同法律语言游戏的生活形式进行对比分析,使统一的专业术语与人们不同的生活形式对接,获得它原本的含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法律语言学研究 [J].
钟彩顺 ;
黄永平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9, 20 (01) :73-77
[2]   简论人工语言和逻辑语言 [J].
陈嘉映 .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2) :17-19+60+94
[3]   立法语言社会认知度的调查与分析 [J].
刘红婴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 (05) :35-40
[5]   易读性研究概述 [J].
李绍山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04) :1-5
[6]  
现代西方哲学方法论讲演录[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陈嘉明, 2009
[7]  
法律语言学导论[M]. 法律出版社 , (美) 吉本斯, 2007
[8]  
中国法律语言鉴衡[M].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潘庆云著, 2004
[9]  
法理学[M]. 法律出版社 , (德)伯恩·魏德士(BerndRuthers)著, 2003
[10]  
法理学[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公丕祥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