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远郊区黑碳气溶胶浓度特征

被引:41
作者
张磊 [1 ,2 ]
张镭 [1 ]
张丁玲 [1 ]
赵世强 [1 ,3 ]
黄建平 [1 ]
张武 [1 ]
史晋森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
关键词
兰州郊区; 黑碳气溶胶; 沙尘气溶胶; 本底浓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8月28日黑碳气溶胶浓度和同期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兰州远郊区黑碳气溶胶浓度特征.结果表明,该区黑碳气溶胶日平均浓度为1568ng/m3,低于东部地区区域本底站浓度,表明该地区污染较轻;黑碳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从春季到冬季平均浓度依次增大,分别为1234.74,1290.23,1669.06,2088.73ng/m3,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双峰结构,最大值出现在09:00,最小值出现在17:00.黑碳浓度的变化特征与本地区的盛行风向、人类活动及天气过程有密切关系.沙尘气溶胶对黑碳浓度的影响取决沙尘过程的强度、沙尘携带的人为污染物的种类及数量、黑碳颗粒被其他气溶胶混合和包裹的程度.统计分析得出该地区大气黑碳气溶胶本底浓度约为1000ng/m3.
引用
收藏
页码:1248 / 125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J].
吕妍 ;
王让会 ;
蔡子颖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11) :65-71
[2]   半干旱区春季沙尘气溶胶谱分布的观测研究 [J].
邱玉珺 ;
牛生杰 ;
岳平 ;
王巍巍 ;
王静 .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 (10) :1021-1028
[3]  
Black carbon aerosols and their radiative properti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J]. WU Dui1, MAO JieTai2, DENG XueJiao1, TIE XueXi3, ZHANG YuanHang4, ZENG LiMin4, LI Fei1, TAN HaoBo1, BI XueYan1, HUANG XiaoYing5, CHEN Jing6 & DENG Tao1 1 Institute of Tropical and Marine Meteorology, China Meteorological Adiministration, Guangzhou 510080, China;2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 School of 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3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Boulder,
[4]   西安黑碳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朱崇抒 ;
曹军骥 ;
沈振兴 ;
刘随心 .
中国粉体技术, 2009, 15 (02) :66-71
[5]   甘肃河西地区大气沙尘成分及影响分析 [J].
贾晓鹏 ;
王海兵 .
中国沙漠, 2009, 29 (01) :156-161
[6]   半干旱区冬春季黑碳气溶胶吸收特性的观测研究 [J].
章秋英 ;
牛生杰 ;
沈建国 ;
王英舜 ;
武魁 ;
王敏 ;
张凯霞 .
中国沙漠, 2009, 29 (01) :183-188
[7]  
An Overview of the Semi-arid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Research Observatory over the Loess Plateau[J]. 黄建平,张武,左金清,闭建荣,史晋森,王鑫,常倬林,黄忠伟,杨溯,张北斗,王国印,冯广泓,袁九毅,张镭,左洪超,王式功,符淙斌,丑纪范.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8(06)
[8]   西宁地区大气中黑碳气溶胶浓度的观测研究 [J].
赵玉成 ;
德力格尔 ;
蔡永祥 ;
张占峰 ;
温玉璞 .
冰川冻土 , 2008, (05) :789-794
[9]   上海市浦东新区秋冬季黑碳气溶胶特性 [J].
杨溯 ;
张武 ;
韩晶晶 ;
李丽 ;
史晋森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66-70
[10]   全球变化与区域干旱化 [J].
符淙斌 ;
马柱国 .
大气科学, 2008, (04) :752-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