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金堆城大型斑岩钼矿床同位素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35
作者
郭波 [1 ]
朱赖民 [1 ]
李犇 [1 ]
许江 [2 ]
王建其 [1 ]
弓虎军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地质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元素地球化学; 流体-岩石作用; 金堆城钼矿床;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9.03.004
中图分类号
P618.65 [钼];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系统研究了金堆城钼矿床的含矿钾长斑岩、围岩、矿石、矿石中的黄铁矿及矿化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金堆城含矿斑岩的稀土元素分布和特征地球化学参数显示,金堆城含矿斑岩富集LREE(LaN/YbN=5.40~16.84),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明显,Eu异常不明显或无Eu异常(δEu=0.70~0.96)。矿石中黄铁矿富集LREE(LaN/YbN=3.15~26.28),具有弱的Eu负异常,无Ce异常(δEu=0.64~0.81,δCe=0.88~1.03),并与金堆城含矿钾长斑岩和矿石具有一致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和特征的地球化学参数,显示金堆城钼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与钾长斑岩同源。矿床铅、硫、碳和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与钾长斑岩同源。围岩在矿化和蚀变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计算结果表明,在热液成矿过程中Mo随成矿流体加入到围岩并使围岩发生蚀变和矿化。钼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钾长斑岩,围岩不提供成矿物质。金堆城含矿斑岩和钼矿化的发生处于秦岭造山带在中新生代的挤压-伸展转变期,受板片断离作用和壳幔边界附近发生的基性岩浆底侵作用影响,加厚的华北地块南缘下地壳物质发生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并沿构造薄弱带上升到浅部侵位,形成金堆城等同熔型斑岩和斑岩型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265 / 28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 [1] 东秦岭金堆城大型斑岩钼矿床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成矿动力学背景
    朱赖民
    张国伟
    郭波
    李犇
    [J]. 地质学报, 2008, (02) : 204 - 220
  • [2] 河南嵩县-汝州熊耳群古火山机构与矿产的关系附视频
    裴玉华
    严海麒
    马雁飞
    [J].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7, (01) : 51 - 58
  • [3] 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赋矿地层分布规律
    刘永春
    靳拥护
    班宜红
    吴飞
    付治国
    张鹏
    [J]. 中国钼业, 2007, (01) : 12 - 17
  • [4] 江西金山金矿床含金黄铁矿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
    毛光周
    华仁民
    高剑峰
    赵葵东
    龙光明
    陆慧娟
    姚军明
    [J]. 矿床地质, 2006, (04) : 412 - 426
  • [5] 东秦岭钼矿类型、特征、成矿时代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李永峰
    毛景文
    胡华斌
    郭保健
    白凤军
    [J]. 矿床地质, 2005, (03) : 292 - 304
  • [6] 东秦岭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成矿动力学背景
    李永峰
    王春秋
    白凤军
    宋艳玲
    [J]. 矿产与地质, 2004, (06) : 571 - 578
  • [7] 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流体性质的指示
    毕献武
    胡瑞忠
    彭建堂
    吴开兴
    [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4, (01) : 1 - 4
  • [8] 熊耳群火山岩系金银多金属矿床热水成矿作用
    张汉成
    肖荣阁
    安国英
    张龙
    侯万荣
    费虹彩
    不详
    [J]. 中国地质 , 2003, (04) : 400 - 405
  • [9] 石英、黄铁矿及其包裹体的稀土元素特征——以胶东焦家式金矿为例
    李厚民
    沈远超
    毛景文
    刘铁兵
    朱和平
    [J]. 岩石学报, 2003, (02) : 267 - 274
  • [10] 华北及邻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从金属矿床年龄精测得到启示
    毛景文
    张作衡
    余金杰
    王义天
    牛宝贵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 289 -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