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志愿机制及其承载的第三次分配

被引:17
作者
傅小随
机构
[1] 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关键词
志愿机制; 第三次分配; 社会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官僚制、价格机制和志愿机制是现代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领域的内在分配机制。其中,价格机制主导初次分配,官僚制主导再分配。第三次分配虽已讨论多年,但由于内涵界定过窄,且主导机制——社会志愿机制未被揭示出来,所以迄今无法在政策上与前两次分配并列。认可志愿机制的地位和能量,培育和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是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和未来 [J].
李培林 .
社会, 2013, 33 (03) :1-10
[2]   为什么志愿机制是可能的 [J].
丁元竹 .
学术研究, 2012, (10) :56-60
[3]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M].杨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4]  
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学.[M].格兰诺维特;斯威德伯格.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5]  
社会组织体制改革与现代社会治理.[M].王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6]  
波兰尼《大转型》与中国的大转型.[M].王绍光;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7]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德) 哈贝马斯;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8]  
合法化危机.[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