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输沙量阶段性变化和原因分析

被引:13
作者
师长兴
杜俊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长江上游; 输沙变化; 土壤侵蚀; 水库拦沙;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09.04.002
中图分类号
TV141 [泥沙性质、泥沙来源];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通过对长江上游干流和主要支流年输沙量变化特征、降雨条件、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和水库拦沙变化过程的对比分析研究,揭示出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长江上游年输沙量存在1~2个突变点,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变化现象。其中嘉陵江流域年输沙量在1985年以后和1994年以后显著减少,水库拦沙是主要原因;岷江流域年输沙量在1967年以后和1994年以后显著减少,降雨变化比水库拦沙的贡献大;乌江和整个上游年输沙量在1985年以后和1992年以后显著减少,也主要与水库拦沙有关。20世纪最后十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对上游侵蚀输沙影响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长江上游输沙尺度效应研究 [J].
师长兴 .
地理研究, 2008, (04) :800-810
[2]   长江上游重点产沙区产沙量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J].
许炯心 ;
孙季 .
地理科学, 2007, (02) :211-218
[3]   长江上游近期水沙变化特点及其趋势分析 [J].
许全喜 ;
石国钰 ;
陈泽方 .
水科学进展, 2004, (04) :420-426
[4]   长江上游成为第二条黄河的可能性及其防治对策 [J].
梁川 .
水土保持通报, 2002, (04) :62-66
[5]   嘉陵江流域水保治理前后沿程水沙变化研究 [J].
马炼 ;
张明波 ;
郭海晋 ;
沈燕舟 .
水文, 2002, (01) :27-31
[6]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特征、防治对策及实施成效 [J].
史立人 .
人民长江, 1998, (01) :41-43
[7]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的思考——与黄河中游的对比 [J].
张信宝 ;
柴宗新 .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6, (04) :7-9
[8]   长江会变成第二条黄河吗?——长江上游四川省西部林区的考察报告 [J].
敖泽普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3, (04) :365-368
[9]   长江真的会变成第二条黄河吗 [J].
史立人 ;
魏特 .
人民长江, 1980, (06) :63-66
[10]  
随机水文学[M].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丁 晶,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