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非粮生物质原料的非粮属性

被引:9
作者
谢光辉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
关键词
生物质; 生物能源; 粮食安全; 作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K6 [生物能及其利用]; S216 [生物能(生物质能)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0703 ; 080702 ;
摘要
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影响,发展生物质能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而非粮原料供应是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非粮原则的本质是不能影响粮食安全,因而狭义的非粮生物质应定义为谷物籽粒以外的生物质。以谷物为粮食生产统计的国际口径,我国已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而且,据预测2029年当我国人口达到最多时,仍能保持基本的粮食安全。因此,谷物类籽粒毫无疑问不属于非粮生物质原料的种类,谷物籽粒类以外的农林业产品属于非粮生物质原料。豆类作物籽粒、薯类作物薯块、油料作物类籽粒和糖料作物含糖器官,属于受限制发展的非粮生物质原料种类;非食用的动植物产品及其他有机废弃物属于鼓励发展的非粮生物质原料种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1]  
如何看待我国粮食自给率..冯华;.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203/c1001-20413884.html.2013,
[12]  
决胜生物质.[M].石元春; 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13]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M].马晓河等;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4]  
粮食安全.[M].卢良恕; 王健;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5]  
中国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
[16]   Drivers leading to higher food prices: biofuels are not the main factor [J].
Armah, Paul ;
Archer, Aaron ;
Phillips, Gregory C. .
IN VITRO CELLULAR & DEVELOPMENTAL BIOLOGY-PLANT, 2009, 45 (03) :330-341
[17]   Biofuels and food [J].
Dorr, T. C. .
CEREAL FOODS WORLD, 2008, 53 (02) :76-77
[18]   甘薯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J].
谢瑞礼 .
农业科技通讯, 2008, (11) :22-24
[19]   生物质能源发展会带来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吗?——以玉米燃料乙醇为例的模型及分析框架 [J].
张锦华 ;
吴方卫 ;
沈亚芳 .
中国农村经济, 2008, (04) :4-15
[20]   资源禀赋、安全约束与路径选择——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策略 [J].
张锦华 ;
吴方卫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2) :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