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东油田七区西馆陶组上段储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

被引:15
作者
陈德坡
王延忠
柳世成
杨仁金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孤东油田; 储层; 非均质性; 剩余油分布; 馆陶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27 [采收率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油藏储层的非均质性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孤东油田七区西馆陶组上段储层在层内、层间以及平面都存在非均质性。储层平面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相带、砂体展布形态控制 ;层间非均质性主要受单砂体厚度、砂泥比的影响 ;而层内非均质性主要与层内夹层、层内韵律性有关。夹层的下部、正韵律层的顶部、层系中物性较差的砂体剩余油相对富集 ,河道砂体边缘和废弃河道等分布局限的砂体也是剩余油富集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39 / 543+581 +58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兴隆台油层储层非均质性 [J].
党犇 ;
赵虹 ;
周立发 ;
隗合明 ;
顿铁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4) :382-386
[2]   濮城油田沙二下油藏剩余油的影响因素及型式 [J].
夏保华 ;
周卓明 ;
孙雪霞 ;
赵连杰 ;
张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4) :385-387
[3]   大庆油田剩余油的影响因素及分布 [J].
魏纪德 ;
杜庆龙 ;
林春明 ;
张同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1) :57-59
[4]   孤岛、孤东油田馆上段微相特征与剩余油分布 [J].
蔡忠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3) :256-258
[5]   碎屑岩储层物性非均质性的层次结构 [J].
焦养泉 ;
李思田 ;
李祯 ;
温显端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2) :3-6+12
[6]  
孤东油田开发研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窦之林等著, 2003
[7]  
陆相油藏描述[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一伟等著, 1997
[8]  
油藏描述原理与方法技术[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刘泽容等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