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政策效应:规模抑或创新中介?

被引:21
作者
高伟 [1 ,2 ]
胡潇月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专利行为; 内容分析法; Bootstrap法;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20.04.004
中图分类号
F426.471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政策初衷是激励企业通过研发创新形成全球竞争力,结果却短期内促进了产业规模的快速提升,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反而严重不足。现有研究认识到企业行为会影响政策传导效用,但未从政策作用点与传导路径视角深入剖析政策对于企业行为的影响。本文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与Bootstrap中介效应模型,将文本分析与实证有机结合到一起,纳入企业规模与企业专利行为作为中介变量,分两条路径对二者的不同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支持显著促进了企业绩效、规模与专利产出的提升,且企业规模与专利行为在政策对绩效影响中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其中企业规模的中介效用强于专利行为。新能源汽车双积分等新补贴政策应综合考虑制度、补贴工具及产业特征等因素影响,避免政策在"政府-企业界面"产生偏移。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交易费用视角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析 [J].
周燕 ;
潘遥 .
管理世界, 2019, 35 (10) :133-149
[2]   双积分政策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补贴研究 [J].
郑吉川 ;
赵骅 ;
李志国 .
科研管理, 2019, 40 (02) :126-133
[3]   风电产业研发资助政策的传导效果实证研究 [J].
高伟 ;
吴昌松 ;
乔光辉 ;
王晓珍 .
中国软科学, 2017, (11) :54-65
[5]   R&D补贴政策激励机制的重新审视——基于外部融资激励机制的考察 [J].
王刚刚 ;
谢富纪 ;
贾友 .
中国工业经济, 2017, (02) :60-78
[6]   中国创新补贴政策的绩效评估:理论与证据 [J].
张杰 ;
陈志远 ;
杨连星 ;
新夫 .
经济研究, 2015, 50 (10) :4-17+33
[7]   企业迎合行为与政府补贴绩效研究——基于企业不同盈利状况的分析 [J].
赵璨 ;
王竹泉 ;
杨德明 ;
曹伟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7) :130-145
[8]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创新补贴的绩效研究 [J].
陆国庆 ;
王舟 ;
张春宇 .
经济研究, 2014, 49 (07) :44-55
[9]  
Do more subsidies promote greater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industry[J] . Dayong Liu,Tong Chen,Xiaoyang Liu,Yongze Yu.Economic Modelling . 2018
[10]  
Do electric vehicles need subsidies? Ownership costs for conventional, hybrid, and electric vehicles in 14 U.S. cities[J] . Hanna L. Breetz,Deborah Salon.Energy Policy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