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层序地层分析

被引:13
作者
陈全红 [1 ]
李文厚 [1 ]
赵宏刚 [2 ]
崔军平 [1 ]
梁积伟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安塞地区; 延长组; 层序地层; 层序格架; 层序演化;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06.05.02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详细划分安塞地区延长组层序,论述层序演化特征,并分析层序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方法在对露头剖面、钻井岩心及测井曲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层序界面识别、准层序组样式、层序的划分和对比、沉积体系域识别及其组合样式,划分层序并进行分析。结果把延长组化分为4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长10—长9,长8—长7,长6—长4+5和长3+2—长1期沉积;层序1至层序4分别经历了湖盆形成及扩张期、鼎盛期、回返期、萎缩消亡期;区域规模的储层大都处在低位体系域中。结论层序控制着生储盖的组合、储层的展布及储层的储集性能。
引用
收藏
页码:784 / 7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安塞油田杏河区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 [J].
陈欢庆 ;
朱玉双 ;
李庆印 ;
王小孟 ;
周银邦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295-300
[2]   安塞油田长6油层组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J].
赵虹 ;
党犇 ;
靳文奇 ;
杨晓奇 ;
刘贵萍 ;
张宏民 ;
党永潮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461-464
[3]   内蒙古苏里格庙地区晚古生代层序地层学研究 [J].
李文厚 ;
屈红军 ;
魏红红 ;
陈全红 ;
刘锐娥 ;
赵虹 .
地层学杂志, 2003, (01) :41-44+76
[4]   基准面旋回与沉积旋回的对比方法探讨 [J].
刘波 .
沉积学报, 2002, (01) :112-117
[5]   垦西油田馆陶组河流沉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J].
刘星 ;
陆友明 ;
程守田 ;
胡光道 .
沉积学报, 2002, (01) :101-105+111
[6]   河流相层序地层学研究 [J].
方石 ;
刘招君 ;
董清水 ;
刘立 ;
蔡尧忠 .
世界地质, 2000, (02) :132-137
[7]   论沉积层序级别的划分 [J].
薛良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3) :26-30+3+10
[8]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在河流相中的应用 [J].
邓宏文 ;
王洪亮 ;
李小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7, (02) :10-15+34
[9]   层序地层地层基准面的识别、对比技术及应用 [J].
邓宏文 ;
王洪亮 ;
李熙喆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3) :177-184
[10]   大型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以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为例 [J].
李思田,林畅松,解习农,杨士恭,焦养泉 .
地学前缘, 1995, (04) :133-13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