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与研究特色

被引:4
作者
陈涛
崔凤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环境社会学; 学科发展; 理论自觉; 理论建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06 [学派及其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中国环境社会学学科发展既滞后于国内环境社会科学,更滞后于国外环境社会学。虽然如此,中国环境社会学在近年取得了长足进步。经验研究方面,在水环境、草原环境和海洋环境研究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学术共同体,并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理论构建方面,虽尚未形成理论体系,但已初步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研究假设和概念框架。中国环境社会学正方兴未艾,但深入的经验研究和系统化的理论探索尚亟待开展。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发展需要秉持本土化、特色化和理论化的发展方向,形成中国学派,进而增强在国际环境社会学界的话语权。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0 条
[1]   “癌症村”内外 [J].
陈阿江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5 (02) :68-74
[2]   转型加速期中国的环境风险及其社会应对 [J].
王芳 .
河北学刊, 2012, 32 (06) :117-122
[3]   生态人类学视角下东南地区的海洋环境与沿海社会 [J].
曾少聪 .
云南社会科学 , 2012, (05) :5-10
[4]   转型期农民环境维权原因探析——以安徽两村为例 [J].
张金俊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 (03) :91-99
[5]   世界海洋危机 [J].
叶尔绍夫 ;
张广翔 ;
钟建平 .
社会科学战线, 2012, (08) :225-231
[6]   美国海洋溢油事件的社会学研究 [J].
陈涛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 (02) :110-117
[7]   中国经验的环境之维:向度及其限度——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J].
包智明 ;
陈占江 .
社会学研究, 2011, 26 (06) :196-210+245
[8]   牧民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脆弱性——以内蒙古荒漠草原的一个嘎查为例 [J].
张倩 .
社会学研究, 2011, 26 (06) :171-195+245
[10]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河长制”评析 [J].
王书明 ;
蔡萌萌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9)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