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水平的研究
被引:24
作者:
黄纯
[1
]
李凯
[1
]
魏熙胤
[2
]
牛瑞芳
[2
]
孙燕
[3
]
王金万
[3
]
朱允中
[4
]
徐丽焱
[4
]
刘晓晴
[5
]
高红军
[5
]
周静敏
[6
]
王秀问
[7
]
机构:
[1]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三科
[2]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心实验室
[3]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
[4] 北京胸部肿瘤医院内科
[5] 解放军三○七医院肿瘤一科
[6] 天津胸科医院胸内二科
[7]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内科
来源: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循环血管内皮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4.2 [肺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EC)的变化,探讨CEC在NSC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NP方案联合内皮抑素(治疗组)及单用NP方案(对照组)治疗晚期NSCLC 67例,流式细胞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CEC数量及细胞角蛋白(CK)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44.4%,对照组为27.3%(P=0.176);治疗组临床受益率为80.0%,对照组为50.0%(P=0.012)。治疗组肿瘤进展时间(TTP)为146.7 d,对照组为91.1 d (P=0.061)。当TTP的cut-off值>170时,两组TT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ut-off值=170,P= 0.034;cut-off值=180,P=0.009)。治疗组CEC平均下降(0.29±0.47)%,对照组平均下降(0.01±0.43)%(P=0.033)。全部患者治疗前CEC与CK水平呈正相关(r=0.381,P=0.013),治疗后亦呈正相关(r=0.450,P=0.004)。结论化疗联合血管靶向治疗晚期NSCLC优于单用化疗,CEC是一个较好的预测疗效的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780 / 783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