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与农村低保制度联动研究

被引:8
作者
李丹 [1 ]
李鹏 [2 ]
杨璐 [1 ]
机构
[1]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低保; 精准扶贫; 政策衔接; 公共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精准扶贫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两项重要的反贫困制度。本文作者基于实证研究,探索了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与民族人文习俗特征的关联性,从协同治理视角剖析了低保制度与精准扶贫的联动逻辑。研究发现:民族地区普遍性贫困及民族文化习俗特征直接影响到家计调查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贫困户识别的精准度;家计调查与收入倒排法相结合的瞄准方式体现了基层贫困治理的逻辑,兼顾了公平性与政策灵活性;自上而下的指标控制及贫困线与低保线的分离导致低保排斥;低保兜底对于贫困人口物质脱贫与心理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文中最后提出的对策建议是:精准扶贫与低保制度的共治应以制度理性与民族传统的合理的习俗融合为基础,强化协同性,并激发精准扶贫与低保制度衔接中各主体互动参与的合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农村低保政策:制度检视与调整路径 [J].
张开云 ;
叶浣儿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 (04) :64-71+189
[2]   我国低保标准的意义及当前低保标准存在的问题分析 [J].
关信平 .
江苏社会科学, 2016, (03) :64-71
[3]   精准扶贫理念下农村低保对象的认定研究——以山东省某县为例 [J].
高翔 ;
李静雅 ;
毕艺苇 .
经济问题, 2016, (05) :73-79
[4]   澳大利亚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低保制度建设的启示 [J].
廖彦 .
市场研究, 2016, (04) :67-68
[5]   以治理为名:福柯治理理论的社会转向及当代启示 [J].
崔月琴 ;
王嘉渊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02) :58-67
[6]   民族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研究 [J].
安华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 37 (03) :158-162
[7]   我国农村精准治贫的机理及其政策选择 [J].
林闽钢 .
中国民政, 2016, (05) :16-18
[8]   精准扶贫需要社会救助精准发力 [J].
江治强 .
中国民政, 2016, (05) :27-29
[9]   五个精准匹配是实现救助脱贫的关键 [J].
曹艳春 .
中国民政, 2016, (05) :30-31
[10]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低保与精准扶贫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初探 [J].
张廷华 .
中国民政, 2016, (05) :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