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煤炭绿色开采的地质保障

被引:128
作者
王双明 [1 ,2 ,3 ]
孙强 [1 ,2 ,3 ]
乔军伟 [1 ,2 ,3 ]
王生全 [1 ,2 ,3 ]
机构
[1] 西安科技大学煤炭绿色开采地质研究院
[2] 陕西省煤炭绿色开发地质保障重点实验室
[3]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煤炭; 绿色开采; 地质保障; 精细勘查; 有效减损; 恢复利用;
D O I
10.13225/j.cnki.jccs.YG19.1758
中图分类号
TD82 [煤矿开采];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受"缺油、少气、相对富煤"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制约,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础保障。煤炭资源是地球演化过程形成的层状沉积矿产,是近地表地壳的组成部分,煤炭开采会对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煤炭绿色开采地质保障从煤炭资源赋存地质条件出发,为实现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减缓和减小采掘工程对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损害,提供地质理论和技术支撑。从绿色开采地质保障的内涵、科学问题、技术问题、研究思路4个方面系统阐释了煤炭绿色开采地质保障理论与技术。煤炭绿色开采地质保障突出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扰动下的地质条件变化,强调煤炭开采活动与地质结构和地表生态环境变化的整体研究,关注地下采掘工程引起时空效应范畴的地质条件变化和生态环境演化之间的耦合机制。总体研究思路是开采前精细勘查、开采过程有效减损、开采后恢复利用。采前实施空天地一体化精细勘查,查明煤系矿产资源空间赋存特征及维系地表生态系统的主要地质因素,构建涵盖煤系资源、地质条件、生态环境等要素的高精度三维模型,评价煤炭资源最佳利用方向和区域环境承载能力;采中进行地质条件损害探测、监测,揭示应力场、形变场、渗流场变化规律,研究煤系气、地下水运移和涌出特点,分析导致围岩动力灾害发生的地质因素,提出煤与瓦斯突出、水害、冲击地压等灾害超前预警理论及防控措施;采后进行采空区水体、有害气体、遗留资源的探测,巷道围岩、煤柱变形特征监测,研究煤-岩-水相互作用及采空区稳定性变化,开展地质条件及地表生态恢复演化过程研究,提出地下空间及遗留资源的综合利用理论与技术。煤炭绿色开采地质保障涵盖找煤、勘探、开采及采空区利用全过程,追求煤系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煤炭精准开采地质保障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J].
袁亮 ;
张平松 .
煤炭学报, 2019, 44 (08) :2277-2284
[2]   煤炭地下气化中的地质问题 [J].
秦勇 ;
王作棠 ;
韩磊 .
煤炭学报, 2019, 44 (08) :2516-2530
[3]   煤炭开采与岩层运动 [J].
钱鸣高 ;
许家林 .
煤炭学报, 2019, 44 (04) :973-984
[4]   西部煤炭绿色开发地质保障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J].
王双明 ;
段中会 ;
马丽 ;
张育平 .
煤炭科学技术, 2019, 47 (02) :1-6
[5]   煤矿“采选充+X”绿色化开采技术体系与工程实践 [J].
张吉雄 ;
张强 ;
巨峰 ;
周楠 ;
李猛 ;
张卫清 .
煤炭学报, 2019, 44 (01) :64-73
[6]   绿色煤炭基础地质工作框架刍议 [J].
曹代勇 ;
魏迎春 ;
宁树正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8, 46 (03) :1-5
[7]   煤系气合采地质技术前缘性探索 [J].
秦勇 ;
吴建光 ;
申建 ;
杨兆彪 ;
沈玉林 ;
张兵 .
煤炭学报, 2018, 43 (06) :1504-1516
[8]   煤炭深部原位流态化开采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J].
谢和平 ;
鞠杨 ;
高明忠 ;
高峰 ;
刘见中 ;
任怀伟 ;
葛世荣 .
煤炭学报, 2018, 43 (05) :1210-1219
[9]   再论煤炭的科学开采 [J].
钱鸣高 ;
许家林 ;
王家臣 .
煤炭学报, 2018, 43 (01) :1-13
[10]   深地煤炭资源流态化开采理论与技术构想 [J].
谢和平 ;
高峰 ;
鞠杨 ;
葛世荣 ;
王国法 ;
张茹 ;
高明忠 ;
吴刚 ;
刘见中 .
煤炭学报, 2017, 42 (03) :547-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