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不同地区棉花黄萎病菌分离物致病性及其毒素致萎活性测定

被引:13
作者
桑茜
袁虹霞
王振跃
李洪连
汪敏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致病力; 毒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21 [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在河南省不同地区分离并鉴定33株棉花黄萎病菌分离物,并进行了致病力和粗毒素致萎活性测定。致病力结果表明,河南省棉花黄萎病菌分离物可分为强、中、弱3种致病力类型,分别占48.5%、21.2%、30.3%。河南省同一地区内不同分离物间致病力差异明显。粗毒素致萎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黄萎病菌强致病力分离物分泌的粗毒素对棉苗的致萎力较强,弱致病力分离物分泌的粗毒素对棉苗的致萎力较弱,强、中、弱3种致病力类型分离物在72h时对棉苗的平均致萎指数分别为63.82、52.38、45.83。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不同分离物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黄萎病菌分离物分泌的粗蛋白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且与其所致的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33 / 3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河南省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与致病力分化研究 [J].
杨凤祥 ;
桑茜 ;
马奇祥 ;
李洪连 ;
汪敏 .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06) :85-89
[2]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测定 [J].
张慧霞 ;
许楠 ;
杨家荣 ;
李艳 .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03) :312-314
[3]   一种新的棉花黄、枯萎病快速接种方法的研究 [J].
彭姗 ;
吕学莲 ;
高峰 ;
李国英 ;
李晖 .
棉花学报, 2008, (03) :174-178
[4]   一种检测棉花黄萎菌毒素致萎性的新方法—叶片针刺涂抹法 [J].
齐俊生 ;
李怀方 .
棉花学报, 2006, (04) :228-232
[5]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变异生理机制的初步研究 [J].
朱荷琴 ;
宋晓轩 ;
简桂良 .
棉花学报, 2004, (05) :275-279
[6]   水杨酸和黄萎病菌毒素处理棉花愈伤组织使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增加(英文) [J].
李颖章 ;
郑晓华 ;
唐海林 ;
朱建伟 ;
杨晶明 .
ActaBotanicaSinica, 2003, (07) :802-808
[7]   棉花黄萎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J].
张改英 ;
徐恒玉 .
河南农业科学, 2002, (09) :27-28
[8]   棉花黄萎病菌安阳菌系致病类型变异研究 [J].
朱荷琴 ;
宋晓轩 ;
孙君灵 ;
苗子胜 .
棉花学报, 1999, (06) :312-317
[9]   棉花黄萎病及其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J].
景忆莲 ;
刘耀斌 ;
范万法 ;
校百才 .
西北农业学报, 1999, (03) :106-110
[10]   棉花黄萎病菌的研究及最新进展 [J].
刘学堂 ;
宋晓轩 ;
郭金城 .
棉花学报, 1998, (01) :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