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生态型研究进展

被引:58
作者
庄瑶
孙一香
王中生
杨琳璐
邓自发
姚志刚
安树青
机构
[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芦苇; 生态型; 表型变异; 遗传变异; 克隆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芦苇生态幅极广,适生于多种生境类型。不同的环境选择压力如水深、盐度、养分、气候等交互影响致使芦苇个体及种群间发生不同程度的分化和变异,形成了形态、生理或遗传上互有差异、异地性的不同生态型。尽管基于芦苇表型变异以及遗传变异进行生态型划分的研究已开展很多,但针对芦苇生态型变异规律及其可能的形成机制的认知仍存在较多分歧。在总结近年来有关芦苇生态型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芦苇生态型变异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分析,以期为芦苇生态型的划分及其可能的形成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1)空间尺度的选择应成为研究者分析、划分芦苇生态型的首要定位。在较大的地理空间尺度上,高度异质性的生境导致某些性状的变异式样具有相对的不连续性,可作为不同芦苇生态型鉴别与描述的主要依据;(2)在合理的尺度定位、取样设计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的表型变异研究,及进一步基于种群水平的分子标记研究(分子指纹特征或特有等位基因),可为芦苇生态型的鉴定、划分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数据,并且可以甄别生境差异(环境响应)和遗传变异对芦苇不同生态型分化的贡献;(3)应同时进行不同生态型的特定性状与功能(株高、茎粗、生物量、生理抗逆性、水体污染物净化能力等)的定位,推动优良基因型的选育与扩繁。
引用
收藏
页码:2173 / 218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不同盐度水灌溉对芦苇生长的影响 [J].
张爽 ;
郭成久 ;
苏芳莉 ;
王铁良 ;
汪洋 ;
王立业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1) :65-68
[2]   用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不同生态型芦苇的遗传多样性 [J].
林文芳 ;
陈林姣 ;
朱学艺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7, (01) :77-84
[3]   高浓度畜禽废水污染胁迫下的芦苇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研究 [J].
邓仕槐 ;
肖德林 ;
文霞 ;
段莎丽 ;
谢晴 ;
张小平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1) :92-96
[4]   中国芦苇研究现状与趋势 [J].
王振庆 ;
王丽娜 ;
吴大千 ;
张治国 .
山东林业科技, 2006, (06) :85-87+74
[5]   黄河三角洲芦苇种群特征对水深环境梯度的响应 [J].
崔保山 ;
赵欣胜 ;
杨志峰 ;
唐娜 ;
谭学界 .
生态学报, 2006, (05) :1533-1541
[6]   植物生态型分类研究进展 [J].
刘志彦 ;
陈北光 ;
谢正生 ;
苏志尧 .
生态科学, 2004, (04) :365-369
[7]   白洋淀芦苇资源及其生态功能与利用 [J].
李建国 ;
李贵宝 ;
刘芳 ;
王殿武 ;
陈桂珅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4, (05) :37-40
[8]   芦苇的起源、扩张与衰退 [J].
刘金文 ;
沙伟 .
贵州科学, 2004, (02) :65-68+82
[9]   乌梁素海野生芦苇群落生物量及影响因子分析 [J].
段晓男 ;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苗鸿 ;
郭然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2) :246-251
[10]   河西走廊不同生态型芦苇对干旱和盐渍胁迫的响应调节 [J].
朱学艺 ;
王锁民 ;
张承烈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3, (04) :37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