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琼东南—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构造样式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21
作者:
能源
[1
,2
]
吴景富
[3
]
漆家福
[1
]
张功成
[3
]
何玉平
[3
]
苏克露
[1
]
廖晶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海石油研究总院勘探院
来源:
关键词:
琼东南—珠江口盆地;
深水区;
构造样式;
伸展构造;
走滑构造;
重力构造;
分布规律;
南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南海区域构造运动复杂,对其北部深水区的构造样式及分类标准尚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此,以该区琼东南—珠江口盆地为重点研究对象,基于区域地震反射资料,结合盆地的结构特征,分析、总结了深水区构造样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根据构造样式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可以将琼东南—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划分为伸展构造样式、走滑构造样式与重力构造样式3类;②伸展构造样式可继续划分为地堑式、平面式半地堑、铲式半地堑及坡坪式半地堑;走滑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剖面上的花状构造、平面上的雁列断层及马尾状断层等;重力构造样式表现形式多样,既有以侧向滑动为主要特征的滚动背斜、重力滑动断层,也有以垂向运动为主的垮塌构造、底辟构造;③上述3类构造样式分布于盆地的3个构造层中,与盆地演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动力学机制密切相关。伸展构造主要分布于盆地的下构造层(裂陷期盆地);走滑构造分布于中下构造层(裂陷期盆地—裂陷后坳陷期盆地);重力构造样式分布广泛,在盆地深层—浅层均有分布,但表现形式不同。这些成果与认识对该区后续勘探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130
+130-131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