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HMW谷蛋白亚基转基因小麦的获得及其遗传稳定性和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43
作者
张晓东
梁荣奇
陈绪清
杨凤萍
张立全
不详
机构
[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小麦; HMW谷蛋白亚基; 转基因; 品质; 遗传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编码除草剂PPT抗性的bar基因作为选择标记,构建了含有优质HMW谷蛋白亚基1Dx5和IDy10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PC30,用基因枪导入京花1号、京411号和京冬6号等受体品种的幼胚和幼穗,获得了一批转基因小麦植株(T0)及其后代株系(T1~T5).PCR,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鉴定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转化植株T0的基因组,并稳定表达.转基因植株T1代能抗20~80 mg/L的ppT,其中1株抗性超过150 mg/L.经SDS-PAGE分析表明,外源IDx5和IDy10基因在T2代不同株系中获得了表达.转基因系TG3-74缺失了亚基8,但亚基2,5,10和12都表达,同时出现了一个新的亚基位于亚基7与原有亚基8之间(暂记为8).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有5个株系的Zeleny沉淀值为44.2~49.0 mL,与对照CNN(48.0 mL)相当,分别比京花1号(26.9 mL)和京冬6号(30.7 mL)提高了59.6%~64.3%.T5代株系的粉质曲线稳定时间比受体品种(3~7 min)大幅增长,转基因株系TG5-23b的稳定时间为16 min,rGl-28d、TG3-76b、TG5-98和TG5-99的面团稳定时间高达30min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474 / 4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利用基因枪将HMW谷蛋白亚基基因与除草剂Basta抗性基因导入小麦不同外植体获得转基因植株 [J].
张晓东 ;
李冬梅 ;
徐文英 ;
蒋有绎 ;
胡道芬 ;
韩立新 .
遗传, 1998, (S1) :5-10
[2]   普通小麦胚乳谷蛋白亚基的遗传研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变异的多样性及其在F的遗传行为 [J].
刘广田 ;
许明辉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8, (01) :56-60+97
[3]   预测小麦杂种早代材料烘烤品质的微量S.D.S沉淀值测定法 [J].
刘广田 ;
刘恩忠 .
作物杂志, 1985, (04) :35-36
[4]   PCR ANALYSIS OF GENES ENCODING ALLELIC VARIANTS OF HIGH-MOLECULAR-WEIGHT GLUTENIN SUBUNITS AT THE GLU-D1 LOCUS [J].
DOVIDIO, R ;
PORCEDDU, E ;
LAFIANDRA, D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4, 88 (02) :175-180
[5]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ULTIGENE FAMILY CODING FOR HMW GLUTENIN SUBUNITS IN WHEAT USING CDNA CLONES [J].
THOMPSON, RD ;
BARTELS, D ;
HARBERD, NP ;
FLAVELL, RB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83, 67 (01) :8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