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年人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HAPA与TPB两个理论模型的整合

被引:32
作者
沈梦英
毛志雄
张一民
机构
[1] 北京体育大学
关键词
中国; 成年人; 锻炼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TPB);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APA); 理论整合;
D O I
10.16469/j.css.2010.12.010
中图分类号
G804.2 [运动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302 ;
摘要
久坐和缺乏体力活动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有规律的积极的体力活动对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益处已经得到大量实验研究的证实,但是人们却停留在知之不行的行为阶段。采用理论综述的方法对现有的锻炼行为理论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对连续模型TPB与阶段模型HAPA理论进行整合,以建立一个既能够包括宏观环境与微观心理因素,且又能够对锻炼行为进行解释、预测及干预的理论模型。理论整合主要体现在两个理论模型对行为意向变量的预测上及纳入影响锻炼行为的社会因素,即将在对TPB及其相关的研究中已经证实对行为意向有价值的预测变量如态度、主观规范与社会支持等变量整合到HAPA理论中去。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对这个整合模型的结构及阶段划分的假设进行验证,并应用其对成年人群的锻炼行为进行干预。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4+63 +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考察阶段模型的阶段性假说——一项银行员工体育锻炼行为的实证研究 [J].
段艳平 ;
鲍政栋 ;
Petra Wagner ;
Walter Brehm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43 (12) :54-57+86
[2]   大学新生锻炼行为《阶段变化问卷》的检验及应用 [J].
李正中 ;
郭志平 ;
彭彦铭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43 (05) :50-53+86
[3]   锻炼行为理论的评价与展望 [J].
熊明生 ;
周宗奎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43 (04) :52-57
[4]   计划行为理论述评 [J].
段文婷 ;
江光荣 .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02) :315-320
[5]   计划行为模型在HIV性风险行为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J].
刘慧君 ;
蔡艳芝 .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01) :124-133
[6]   身体锻炼行为理论模型的研究 [J].
孙开宏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 (01) :66-70
[7]   健康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 [J].
尹博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03) :194-199
[8]   大众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综述 [J].
汤国杰 .
浙江体育科学, 2006, (06) :27-29+98
[9]   健康行为改变理论述评 [J].
林丹华 ;
方晓义 ;
李晓铭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04) :122-127
[10]   锻炼健康信念模型及其研究评述 [J].
熊明生 .
湖北体育科技, 2004, (03) :323-3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