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凤太矿田层控铅锌(铜)矿床的氧化硅产出特征及其硅质来源

被引:9
作者
隗合明
机构
[1] 西安地质学院
关键词
凤太矿田; 氧化硅; 海底喷流作用; 硅质岩; 同生断裂;
D O I
10.16111/j.0258-7106.1991.04.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秦岭凤太矿田的所有铅锌(铜)矿床中都含有大量的氧化硅,前人资料中往往以沉积或蚀变单一形成方式论其成因,非此即彼。本文提出氧化硅有三种产出类型,以同生沉积型为主,其次为成岩后生阶段交代灰岩者,第三类为造山期形成的脉体。三类氧化硅的产出特征有许多不同,但硅质来源一致,即均来自深部地层和岩石中循环的含矿热液。对矿床中氧化硅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探讨矿床的成因,而且对于该类矿床的勘查有较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00 / 31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陕西秦巴地区泥盆系研究.[M].杜定汉等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
[2]  
同位素地质学原理.[M].[美]福尔(G·Faure) 著;潘曙兰;乔广生 译.科学出版社.1983,
[3]   甘南毕家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J].
戴问天 .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987, (02) :47-54
[4]   秦岭古生代陆间裂谷系的演化 [J].
杨森楠 .
地球科学, 1985, (04) :53-62
[5]   秦岭凤太矿田层控铅锌矿床的岩相古地理环境 [J].
杨锦源 ;
张四喜 .
沉积学报, 1985, (01) :54-62
[6]   我国显生代金属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陈毓蔚 ;
毛存孝 ;
朱炳泉 .
地球化学, 1980, (03) :21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