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吸收不同形态氮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39
作者
沈根祥
姚芳
胡宏
倪吾钟
朱荫湄
机构
[1]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浮萍; 氮; 形态; 吸收动力学;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6.03.021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吸收试验结果表明,浮萍(Spirodela oligorrhiza)吸收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动力学特性可用M ichaelis-M enten方程来描述。浮萍对铵态氮的亲和力大于对硝态氮的亲和力,证实了浮萍“优先吸收净化铵态氮”的观点。研究还发现,浮萍吸收硝态氮的最大速率大于吸收铵态氮的最大速率,基于浮萍吸收不同形态氮的动力学特性,提出了构建物理作用(增氧工艺)—微生物(硝化作用)—植物(浮萍)复合污水净化体系的见解。
引用
收藏
页码:505 / 50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细脉浮萍和紫背浮萍在污水营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 [J].
种云霄 ;
胡洪营 ;
钱易 .
环境科学, 2004, (06) :59-64
[2]   浮萍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J].
陆轶峰 .
云南环境科学, 2004, (01) :44-47
[3]   浮萍净化氮磷污水生长条件研究 [J].
沈根祥 ;
胡宏 ;
沈东升 ;
朱荫湄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1) :284-287
[4]   pH及无机氮化合物对细脉浮萍生长的影响 [J].
种云霄 ;
胡洪营 ;
钱易 .
生态学报, 2003, (11) :2293-2298
[5]   无机氮化合物及pH值对紫背浮萍生长的影响 [J].
种云霄 ;
胡洪营 ;
钱易 .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04) :82-86
[6]   pH及无机氮化合物对小浮萍生长的影响 [J].
种云霄 ;
胡洪营 ;
钱易 .
环境科学, 2003, (04) :35-40
[7]   小麦和大麦吸收N、P、K的动力学参数及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J].
张富仓 ;
康绍忠 ;
李志军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2, (01) :36-41
[8]   几种作物NO3-吸收动力学参数测定方法初探 [J].
田霄鸿 ;
李生秀 ;
王清君 .
土壤通报, 2001, (01) :16-18+31
[9]   菠菜不同生长阶段吸收硝态氮的动力学研究 [J].
艾绍英 ;
李生秀 ;
左强 ;
马晓珂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6) :78-82
[10]   不同小麦品种(系)吸收利用氮素效率的差异及有关机理研究Ⅱ.影响吸收效率的因素分析 [J].
童依平 ;
李继云 ;
李振声 .
西北植物学报, 1999, (03) :39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