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北京地区青少年与父亲、母亲及同伴的依恋状况。方法:采用Armsden和Green- berg编制的父亲、母亲及同伴依恋问卷(IPPA),对北京地区830名青少年与父亲、母亲及同伴的依恋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1)IPPA三个分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89~0.93;验证性因素分析NNFI和CFI结果均在0.95以上。(2)男生对母亲依恋(3.8±0.8)和同伴依恋(3.8±0.6)的得分高于对父亲依恋(3.6±0.7)的得分(F=9.2,P<0.01);女生对同伴依恋得分最高(3.9±0.6),对母亲依恋得分其次(3.7±0.8),对父亲依恋得分最低(3.4±0.8)(F=61.0,P<0.01)。(3)男生对父亲依恋得分高于女生(3.6±0.7/3.4±0.8,F=8.6,P<0.01);女生对同伴依恋得分高于男生(3.9±0.6/3.8±0.6.F=11.7.P<0.01)。(4)初一年级青少年对父亲(3.7±0.7)和母亲(3.9±0.8)的依恋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父亲: 3.3-3.5±0.8-0.9;母亲:3.5-3.7±0.7-0.8)。(5)同伴依恋在信任维度存在显著性别和年级的交互作用(F=2.72,P<0.05)。女生对同伴的信任维度分数随年级变化不大(4.1-4.2±0.6-0.7),但是男生在初一(4.1±0.8)和高一(4.1±0.7)对同伴的信任较高,初二(3.8±0.8)和高二(3.8±0.7)对同伴的信任较低。(6)青少年对父亲、母亲和同伴的依恋维度间呈正相关(r=0.20-0.47,P<0.01)。结论:IPPA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考察北京市青少年对父亲、母亲和同伴的依恋关系;北京市青少年对父亲、母亲和同伴的依恋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