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肿瘤坏死因子变化附视频
被引:2
作者:
杨金升
张新江
罗晓红
于伟玲
王娟
高福兴
机构:
[1] 兰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
来源: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肿瘤坏死因子;
TXB2;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5 [蛛网膜下腔出血];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为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神经免疫学变化,采用动物实验方法对实验性SAH后不同时间内的TXB2和TNF-α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做SAH实验模型,经颈骨钻孔往入自家血方法完成实验。对不同时间内的血浆TXB2及TNF-α水平做了放免学测定。结果:TXB2在实验后12h即有显著升高(实验前278.0±54.5mmol/L,12~36h间为2714.6±1248.8~3455.5±1496.9),持续至36h后降至正常。TNF-α在实验后12h亦有显著增高,呈持续性(实验前4.6±1.7mmol/L实验后22.8±8.7mmom/L),但在36h和5d有轻度下降,故增高呈双峰型。结论:实验性SAH后TNP有表达增高改变,其机制多与血管内皮损伤和神经组织受损后的合成增加有关,其作用过程与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激活过程相关联。TXB2和TNF早期增高的正相关改变提示TNF增高可能在促凝血和血管痉挛中起一定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2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