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花米草厌氧生物转化可行性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12
作者
杨世关
李继红
郑正
孟卓
机构
[1]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互花米草; 生物结构; 化学组成; 厌氧发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针对互花米草这一广泛分布在中国海滩上的外来植物的资源化利用问题,通过对其生物结构的SEM观察,以及化学组成的测试分析,探讨了对其进行厌氧生物转化利用的可行性;同时,在35℃条件下采用批量发酵方式进行了厌氧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从生物结构还是从化学组成来看,互花米草都具备作为厌氧发酵所需的基本条件,但其很高的Na元素含量(22683 mg/kg),以及高达58.45的C/N是其厌氧发酵面临的不利因素;互花米草可以顺利的进行厌氧发酵,试验条件下的原料产气率为251 mL/g TS,原料转化率为41.3%。因此,厌氧生物转化可以作为互花米草资源化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19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外来种互花米草入侵模式与爆发机制 [J].
邓自发 ;
安树青 ;
智颖飙 ;
周长芳 ;
陈琳 ;
赵聪蛟 ;
方淑波 ;
李红丽 .
生态学报, 2006, (08) :2678-2686
[2]   米草生态工程加环效益能值分析 [J].
刘金娥 ;
钦佩 ;
周虹霞 ;
谢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4) :673-677
[3]   互花米草海滩生态系统及其综合效益——以江浙沿海为例 [J].
李加林 .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4, (01) :38-42
[4]   论中国海岸带大米草生态工程效益与“生态入侵” [J].
唐廷贵 ;
张万钧 .
中国工程科学, 2003, (03) :15-20
[5]   马尾松木材横向液体渗透性的研究 [J].
苗平 ;
顾炼百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1, (04) :40-43
[6]   苏北滨海废黄河口互花米草人工植被贮能动态 [J].
钦佩,谢民,陈素玲,仲崇信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3) :488-493
[7]  
环境生物技术原理与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美]BruceE.Rittmann, 2004
[8]   Biomethanation of white rotted and brown rotted rice straw [J].
Ghosh, A ;
Bhattacharyya, BC .
BIOPROCESS ENGINEERING, 1999, 20 (04) :29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