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多民族地区征地冲突治理机制

被引:12
作者
李红波 [1 ,2 ]
李柏霖 [2 ]
李素敏 [2 ]
机构
[1]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征地冲突; 征地机制缺陷; 治理机制设计; 西部多民族地区;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3.03.008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探索西部多民族地区征地冲突的治理机制。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现行征地冲突治理机制存在征地权监管缺失、权利救济机制失效、地方政府行为失范、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不一致性与冲突,征地冲突治理机制需要构建信息共享及协调机制、冲突预防与裁决机制、冲突调适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及冲突协调能力,强化政府利益的超越性和公益性,完善补偿和安置办法,实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衔接和良性互动。研究结论:征地冲突治理问题存在治理结构功能失效和规定失调,治理的关键在于落实被征地农民的土地权益,完善治理机制,重点发展权益协调平台搭建。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西南民族地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J].
胡兴东 .
中国法学, 2012, (01) :143-158
[3]   民族村寨运用习惯法解决纠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以黔东南苗、侗村寨为视角 [J].
杨彦增 ;
杨长泉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32 (07) :41-44
[4]   征地一定降低农民收入吗:上海7村调查——兼论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与改革 [J].
史清华 ;
晋洪涛 ;
卓建伟 .
管理世界, 2011, (03) :77-82+91
[5]   快速城市扩张中的征地冲突 [J].
谭术魁 ;
齐睿 .
中国土地科学, 2011, 25 (03) :26-30
[6]   我国农村土地征用中的制度缺陷与主体利益冲突演化 [J].
孟宏斌 ;
郑风田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9 (04) :106-111
[7]   论少数民族习惯法对农村承包地调整的影响 [J].
王占洲 ;
林苇 .
广西民族研究, 2009, (04) :165-171
[8]   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背景下的彝族司法调解人——“德古” [J].
杨玲 ;
袁春兰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1 (05) :82-86
[9]   中国频繁暴发土地冲突事件的原因探究 [J].
谭术魁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6) :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