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技术进展

被引:1
作者
杨如意
陈欣
唐建军
陈静
蒋琦清
SJ HU
机构
[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植物病理系 杭州
[3] 杭州
[4]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植物病理系
[5] Raleigh-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分子标记;
D O I
10.13774/j.cnki.kjtb.2005.06.007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作为一类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的微生物类群,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fungi,AMF)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传统的研究方法不但耗时,费力,精确度低,而且难以大批量地对不同群落进行比较研究。近年来,基于PCR的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本文综述了多种AMF群落及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并对传统方法和分子标记技术的优缺点做了比较,着重介绍了分子标记在这一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对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做了总结和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水分和养分状况的影响 [J].
冯固 ;
李晓林 ;
张福锁 ;
李生秀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4) :595-598
[2]   VA菌根对绿豆(Phaseolus aureus)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J].
汪洪钢 ;
吴观以 ;
李慧荃 .
土壤学报, 1989, (04) :393-400
[3]  
植物根际生态学与根病生物防治进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植物生态病理教研室编译, 1991
[4]  
Mycelium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 from different genera: form, function and detection[J] . John C. Dodd,Claire L. Boddington,Alia Rodriguez,Carmen Gonzalez-Chavez,Irdika Mansur.Plant and Soil . 2000 (2)
[5]   Visualization of ribosomal DNA loci in spore interphasic nuclei of glomalean fungi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J].
Trouvelot, S ;
van Tuinen, D ;
Hijri, M ;
Gianinazzi-Pearson, V .
MYCORRHIZA, 1999, 8 (04) :203-206
[6]   EFFECT OF SALINITY ON MYCORRHIZAL ONION AND TOMATO IN SOIL WITH AND WITHOUT ADDITIONAL PHOSPHATE [J].
POSS, JA ;
POND, E ;
MENGE, JA ;
JARRELL, WM .
PLANT AND SOIL, 1985, 88 (03) :307-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