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骨肉瘤髓腔内侵袭范围MRI测量与确定合理截骨平面的相关研究
被引:39
作者:
李建民
杨强
杨志平
丰荣杰
迟增德
李昕
机构:
[1]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
[2]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3]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 济南
[4] 济南
来源:
关键词:
骨肉瘤;
保肢术;
MRI;
广泛切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8.1 [骨骼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 I)确定肢体骨肉瘤在髓腔内侵袭范围的准确性及据此决定保肢术中合理截骨平面的可靠性。[方法]25例骨肉瘤患者,股骨远端15例,胫骨近端10例,均行瘤段切除定制人工假体置换术,截骨平面为MR I所示肿瘤骨干侧边界外30 mm处。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下肢的功能进行评估。通过术前MR I、X线和术后标本的肉眼及病理测量确定肿瘤在髓腔内的侵袭范围。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例患者随访5~36个月,平均15.5个月,膝关节活动度0~120°,股骨假体的活动度优于胫骨假体活动度。按Ennek ing肌肉骨骼肿瘤术后下肢功能评分标准,平均功能恢复率为80%。所测得肿瘤在髓腔内的侵袭范围分别为(107.4±34.5)、(78.6±25.6)、(92.6±20.5)、(104.3±32.8)mm。统计学分析表明磁共振图像所确定的肿瘤髓内侵袭范围与实际范围2组数据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MR I确定骨肉瘤髓内侵袭范围有较高准确性,以此作为判断骨肉瘤手术时切除边界的参考是可靠的。经短期随访证实,在MR I确定的肿瘤髓内边界外30 mm处作为保肢术中的截骨平面是安全和有利于肢体功能重建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792 / 1794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