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扎根的城镇化——以浏阳为个案

被引:44
作者
卢晖临
粟后发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扎根的城镇化; 拔根的城镇化; 社会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文首先聚焦于西方的城市化经验,重点讨论其摧毁乡村社会形态的"拔根"过程。讨论拔根的城市化所塑造的与乡村迥异的全新的社会形态及其社会后果。接着,论文简要讨论了中国曾经尝试的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道路。这是一条以城乡合作取代城乡对立的城镇化模式。论文的主体以湖南浏阳为个案,详细描述了当代基层城镇化的地方实践,重点讨论其作为一种扎根的城镇化的特点和可能性。论文指出,是迈向扎根的城镇化,还是走向拔根的城镇化,中国正处在十字路口。中国社会有迈向扎根的城镇化的基础性条件,那就是中国社会普遍性的制度和文化特点(强烈的乡土观念和家乡意识,以及集体制度及其遗产)。珍惜这一独特的基础性条件,通过发展地方产业和均衡教育资源,就能规避西方的拔根的城镇化模式,让扎根的城镇化成为现实。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77+9 +9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第三条城镇化之路:“城乡两栖” [J].
王春光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06) :79-86
[2]   教育吸纳:中西部地区县域城市化的另类逻辑 [J].
聂洪辉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9, (03) :13-22
[3]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转型的乡村变迁视角 [J].
刘守英 ;
王一鸽 .
管理世界, 2018, 34 (10) :128-146+232
[4]  
从工业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到人口城镇化: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社会学考察[J]. 周飞舟,吴柳财,左雯敏,李松涛.社会发展研究. 2018(01)
[5]   滕尼斯的“新科学” “1880/1881年手稿”及其基本问题 [J].
张巍卓 .
社会, 2016, 36 (02) :99-122
[7]   从“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乡村小学的兴衰起伏 [J].
程天君 ;
王焕 .
教育学术月刊, 2014, (08) :3-12+33
[8]   《小城镇 大问题》与当前的城镇化发展 [J].
沈关宝 .
社会学研究, 2014, 29 (01) :1-9+241
[9]   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 [J].
毛丹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1) :1-33+243
[10]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 [J].
王春光 .
社会学研究, 2006, (05) :107-12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