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扎根的城镇化——以浏阳为个案

被引:44
作者
卢晖临
粟后发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扎根的城镇化; 拔根的城镇化; 社会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文首先聚焦于西方的城市化经验,重点讨论其摧毁乡村社会形态的"拔根"过程。讨论拔根的城市化所塑造的与乡村迥异的全新的社会形态及其社会后果。接着,论文简要讨论了中国曾经尝试的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道路。这是一条以城乡合作取代城乡对立的城镇化模式。论文的主体以湖南浏阳为个案,详细描述了当代基层城镇化的地方实践,重点讨论其作为一种扎根的城镇化的特点和可能性。论文指出,是迈向扎根的城镇化,还是走向拔根的城镇化,中国正处在十字路口。中国社会有迈向扎根的城镇化的基础性条件,那就是中国社会普遍性的制度和文化特点(强烈的乡土观念和家乡意识,以及集体制度及其遗产)。珍惜这一独特的基础性条件,通过发展地方产业和均衡教育资源,就能规避西方的拔根的城镇化模式,让扎根的城镇化成为现实。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77+9 +9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31]   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 [J].
蔡昉 .
社会学研究, 2001, (04) :44-51
[32]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J].
王春光 .
社会学研究, 2001, (03) :63-76
[33]   优化城市规模 推动经济增长 [J].
王小鲁 ;
夏小林 .
经济研究, 1999, (09) :22-29
[34]   论中国小城镇的发展 [J].
费孝通 .
中国农村经济, 1996, (03) :3-5+10
[35]   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与政策 [J].
蔡昉 .
中国人口科学, 1995, (06) :8-16
[36]   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J].
田凯 .
社会科学研究, 1995, (05) :90-95
[37]   从乡村工业发展看我国城市化的道路 [J].
王毅平 .
社会, 1989, (04) :4-7
[38]   关于现阶段我国城市化模式的探讨 [J].
李迎生 .
社会学研究, 1988, (02) :36-44
[39]   城市和农村:两个社会等级 [J].
李春林 .
社会, 1987, (02) :5-7
[40]  
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M]. 译林出版社 , (美)W.I.托马斯[WilliamI.Thomas],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