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库的影响——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

被引:18
作者
汤洁
毛子龙
韩维峥
徐小明
王晨野
机构
[1]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有机碳库; 土地盐碱化; 土地沙化;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8.05.078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碳循环影响显著。文章基于实地采集的土壤、植物样品的测试数据和1989、2004两年8月陆地卫星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生态系统类型法分析吉林省通榆县1989—2004年耕地、林地、草地、盐碱地、沙地等11种地类之间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库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1989—2004年通榆县土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库共损失了3.18TgC(1Tg=106t),年均损失约为0.265TgC。其中,湿地、草地有机碳库分别损失5.54TgC和3.71TgC,盐碱地面积的增加导致有机碳库损失4.75TgC。林地面积增加和沙地面积减少分别使有机碳库增加了4.58TgC和3.75TgC。研究区总体上为一个碳失汇,草地退化、湿地萎缩、土地沙化和盐碱化造成了有机碳库的碳损失,而植树造林、草地植被的恢复和重建等活动则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该研究对于评估自然环境与人为活动影响下,特别是大规模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对土壤有机碳的增汇潜力和固碳效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008 / 20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ERDAS 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方法.[M].党安荣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土地利用变化和温室气体净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M].李克让主编;.气象出版社.2002,
[3]   土地利用方式及母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J].
邓万刚 ;
吴蔚东 ;
陈明智 ;
夏福君 .
生态环境, 2008, (03) :1130-1134
[4]   基于RS和GIS分析干旱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陆地植被碳储量的影响——以新疆鄯善县绿洲为例 [J].
周绪 ;
刘志辉 ;
菊春燕 ;
戴维 ;
易莉 ;
姜红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6) :231-236
[5]   不同强度放牧后自然恢复的沙质草地土壤呼吸、碳平衡与碳储量 [J].
李玉强 ;
赵哈林 ;
赵学勇 ;
张铜会 ;
陈银萍 .
草业学报, 2006, (05) :25-31
[6]   内蒙古温带草地植被的碳储量 [J].
马文红 ;
韩梅 ;
林鑫 ;
任艳林 ;
王志恒 ;
方精云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3) :192-195
[7]   沙漠化过程中科尔沁沙地植物-土壤系统碳氮储量动态 [J].
李玉强 ;
赵哈林 ;
移小勇 ;
左小安 ;
陈银萍 .
环境科学, 2006, (04) :635-640
[8]   土地整理过程中碳量损失与生态补偿优化设计 [J].
钟学斌 ;
喻光明 ;
何国松 ;
鲁迪 .
生态学杂志, 2006, (03) :303-308
[9]   土地利用变化对中国土壤碳储量变化的间接影响 [J].
周涛 ;
史培军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2) :138-143
[10]   松嫩平原西部草地的时空变化特征 [J].
汤洁 ;
李昭阳 ;
林年丰 ;
孙平安 .
资源科学, 2006, (01) :63-69